[实用新型]一种门型钉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6261.5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4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史春生;史春宝;王明珠;李红霞;解凤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4 | 分类号: | A61B17/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李杉杉 |
地址: | 101112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型钉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门型钉,包括用于抵压固定人体软组织的压接臂,和连接于压接臂的两端的用于插入人体骨中的两个固定臂,两个固定臂位于压接臂的同侧且不相交,且两个固定臂在长度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其中,两个固定臂的长度不相同。本实用新型的门型钉与人体骨的固定效果更好,且更易于与人体骨质相融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型钉。
背景技术
门型钉是人体骨出现裂缝等状况时用于固定具有裂缝的人体骨以及周围的软组织(如韧带等)的器械,现有的门型钉通常包括用于插入人体骨中的两个固定臂和连接两个固定臂的用于抵压固定人体软组织的压接臂。然而现有的门型钉通常存在固定臂易于脱出、固定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另外,现有的门型钉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弹性模量远远高于骨组织,使得连接处在遭受特殊外力后会因应力遮挡效应而损伤周围的正常器官,此外,金属的门型钉容易释放出有害的金属离子,造成骨质溶解或形成变应原而损伤人体的健康,并且金属的门型钉与常用的核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不相容,不利于对骨生长及医护人员对人体骨的愈合情况进行监控。
针对现有的门型钉存在的缺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希望提出一种固定效果更好,且更易于与人体骨质相融合的门型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型钉,包括用于抵压固定人体软组织的压接臂,和连接于压接臂的两端的用于插入人体骨中的两个固定臂,两个固定臂位于压接臂的同侧且不相交,且两个固定臂在长度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其中,两个固定臂的长度不相同。
进一步地,两个固定臂朝向彼此延伸;或两个固定臂中的一个固定臂与压接臂垂直连接,另一个固定臂朝向该固定臂延伸。
进一步地,固定臂的外侧面和/或内侧面上形成有用于防止固定臂脱出的倒钩齿。
优选地,倒钩齿的横边与倒钩齿的竖边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优选地,倒钩齿的横边与水平方向上的水平线的夹角、倒钩齿的竖边与垂直方向的垂直线的夹角均小于15°。
进一步地,固定臂的外侧面形成为弧形面,固定臂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倒钩齿。
进一步地,固定臂的自由端的端面形成为平面或锥面。
进一步地,固定臂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进一步地,压接臂具有自压接臂的中间区域向压接臂的两端依次逐渐增大的纵向截面尺寸。
进一步地,压接臂的连接固定臂的一面上形成有用于抵压固定人体软组织的按压凸部。
优选地,按压凸部包括多个凸起。
进一步优选地,多个凸起均匀分布。
还优选地,按压凸部为锥形或圆弧形。
进一步地,压接臂的外表面构造为粗糙面。
进一步地,门型钉由聚醚醚酮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门型钉结构简单,通过固定臂插入固定在人体骨质中后对骨形成一定的夹持作用,可有效避免门型钉脱出;同时,两个固定臂的长度不等,使得固定臂被压入人体骨中进行固定时,两个固定臂对骨的夹持点位于骨的不同截面,即两个固定臂对骨的夹持点不正对,分散两个固定臂在同一截面上对骨的夹持力,有效避免门型钉对骨的大力度或过度夹持,从而可在确保门型钉的夹持作用的基础上,有效保护人体的骨质免受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型钉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型钉的结构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6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防尘盖自动装配运输机构
- 下一篇:轴承外圈自动分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