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臂外壳加工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5141.3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9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樑;王家海;陆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能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外壳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臂外壳加工治具,包括底板、纵向定位板和横向移动定位机构;所述底板一端设有支撑座,所述纵向定位板上设有第一旋转气缸,所述纵向定位板上靠近上端第一旋转气缸处设有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且所述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延伸方向的延伸板上均固定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右固定座内侧固定有侧顶气缸,所述侧顶气缸顶端连接有侧顶块;所述横向移动定位机构的移动座顶部设有第二旋转气缸和凸台,所述移动座底面固定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底板另一端的固定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减少人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使固定更牢靠,提高产品加工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臂外壳加工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机械手臂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的主要劳动力,连接臂便是将机械手臂和抓取设备连接起来的重要部件,在连接臂外部通常设置保护外壳,外壳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不然少不了固定装夹这一步骤。
现有的对连接臂外壳加工时的固定方法是在基座上开设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上头螺柱,在双头螺柱上套设压块,压块上方的螺柱头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将螺母旋紧,压铸件便能被压块压紧在基座上。然而这样的方法均是通过人工进行,显然会增大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且不够牢靠,加工产品时易发生晃动,导致产品加工精度不够,降低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臂外壳加工治具,减少人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使固定更牢靠,提高产品加工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臂外壳加工治具,包括底板、纵向定位板和横向移动定位机构;所述底板一端设有支撑座,所述纵向定位板与支撑座一侧连接,所述纵向定位板上设有第一旋转气缸,第一旋转气缸顶端均连接有第一压块,所述纵向定位板上靠近上端第一旋转气缸处设有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且所述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延伸方向的延伸板上均固定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顶端均连接有第二压块,所述右固定座内侧固定有侧顶气缸,所述侧顶气缸顶端连接有侧顶块;所述横向移动定位机构的移动座顶部设有第二旋转气缸和凸台,且第二旋转气缸顶部连接有第三压块,所述移动座底面固定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底板另一端的固定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的数量为四个,两两分布于所述纵向定位板上下两宽边方向,且所述第一旋转气缸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纵向定位板高于支撑座顶部位置。
优选地,所述左固定座具体为L形,所述右固定座具体为直角梯形,且所述右固定座的位置高于左固定座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横向移动定位机构包括移动座和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具体为两个,平行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两侧,所述移动座通过滑座与直线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凸台的位置与所述第三压块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连接臂外壳加工治具,可减少人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使固定更牢靠,提高产品加工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臂外壳加工治具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横向移动定位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工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能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靖能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5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