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水浮力的井筒式地下空间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3025.8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5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清;刘湘琳;李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科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温洁;张辉 |
地址: | 36100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节水 浮力 井筒 地下 空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水浮力的井筒式地下空间,包括井筒结构及至少一个吸水管、集水坑、排水管、水泵;所述的井筒结构具有将其封闭或半封闭的顶板,所述的集水坑设置在井筒结构底部上,所述的吸水管一端贯穿井筒结构底部,另一端设置在集水坑内,井筒结构底下的地下水通过吸水管流到集水坑内,所述的水泵设置在集水坑内,排水管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将水从集水坑排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平衡贮藏库及车库所受水浮力,而且能稳定、降低、一定范围内调节地下空间所受水浮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水浮力的井筒式地下空间。
背景技术
现有井筒式地下空间是采用自重抗浮、压重抗浮、配重抗浮、抗拔锚杆抗浮的方式,需增加大量的建筑材料,花费大量的劳动力。井筒式地下空间通常是当车库及贮藏库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水浮力的井筒式地下空间,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地下空间所受水浮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水浮力的井筒式地下空间,包括井筒结构及至少一个吸水管、集水坑、排水管、水泵;
所述的井筒结构具有将其封闭或半封闭的顶板,所述的集水坑设置在井筒结构底部上,所述的吸水管一端贯穿井筒结构底部,另一端设置在集水坑内,井筒结构底下的地下水通过吸水管流到集水坑内,所述的水泵设置在集水坑内,排水管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将水从集水坑排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集水管,所述的吸水管为倒U型立管,倒U型立管的顶部为抗浮设计水位标高的位置,倒U型管两侧的管道长度不一,较长的一端为进水端,所述的倒U型立管的进水端贯穿井筒结构底部,所述的集水管一端与若干倒U型立管的出水端并联,另一端设置在集水坑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集水管,所述的吸水管为一字形立管,一字形立管的顶部为抗浮设计水位标高的位置,一字形立管的顶部为出水端,底部为进水端,所述的集水管一端与若干一字形立管顶部的出水端并联,另一端设置在集水坑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井筒结构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滤水井,所述的吸水管贯穿井筒结构与滤水井连接,所述的滤水井底部进水口及侧壁上均填有滤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滤料为砂石。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水井滤水管,所述的水井滤水管一端设置在滤水井内,另一端与吸水管连接。
所述的井筒结构包括顶板、底板、封底及围成井筒结构的侧壁,所述的封底设置在底板的下方,所述的顶板与侧壁的顶部连接,底板与侧壁的底部连接,所述的吸水管进水端贯穿底板及封底,所述的集水坑设置在底板上;
井筒结构自重和压重的总重量与水的浮力之间的关系公式为:
Gk:井筒结构自重和压重的总重量,压重为停在井筒结构内的车辆等物体的重量;
V:井筒结构的体积;
ρ:水的密度;
g:重力加速度;
kw:抗浮稳定安全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的抗浮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1.05。
进一步的,所述的封底底部设有一滤水层,所述的滤水层内设有一底层滤水管,若干个所述的吸水管的进水端分别与底层滤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井筒结构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或以上各种形状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水坑的侧壁上设有一水位传感器,所述的水位传感器与水泵信号连接,水位传感器的型号为DLK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科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科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3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PE袋生产的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建设用路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