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发酵蒸锅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75251.6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9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林修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修水 |
| 主分类号: | A47J27/05 | 分类号: | A47J27/05;A21C13/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350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发酵 蒸锅 | ||
一种自动发酵蒸锅,属于蒸锅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电热锅和蒸笼,电热锅包括锅体和底部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定时器、发酵温控器、发热器,定时器具有两个触点,第一触点通过发酵温控器连接发热器,第二触点通过防干烧温控器连接发热器。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完成面点的自动发酵和蒸制,简化用户的操作,提高便捷性,大幅缩短发酵时间,并使南方广大不会蒸包子的用户都能蒸出专业水平的包子、馒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发酵蒸锅。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面点在进行蒸制之前,需要先进行一定时间的发酵,这样蒸出来的面点才会比较松软。目前,传统的做法是将面团或者面点放在一个容器中,通过保鲜膜等进行密封发酵。但是,该种方式的发酵速度跟天气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气温高的时候,几十分钟就可以达到发酵要求,但是气温低的时候,可能就需要提前一晚进行发酵,较为不便。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可以加热的发酵箱,用于加快发酵速度,但是一般的家庭用户并不愿意投入这部分成本。另外,无论哪种方式,用户都需要分步进行发酵和蒸制两项操作,便捷性依然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发酵蒸锅,其能够自动完成面点的自动发酵和蒸制,简化用户的操作,提高便捷性,大幅缩短发酵时间,并使南方广大不会蒸包子的用户都能蒸出专业水平的包子、馒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发酵蒸锅,包括电热锅和蒸笼,所述电热锅包括锅体和底部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定时器、发酵温控器、发热器,所述定时器具有两个触点,第一触点通过所述发酵温控器连接所述发热器,第二触点直连所述发热器。
使用原理:将面点放入蒸笼后,接通电源或者打开电源开关后,通过定时器进行发酵时长的设定,因为功率一定,所以定时的时间根据室温进行调整,室温高可定时较短,室温低可定时较长;此时定时器的触头连接第一触点,电流通过发酵温控器控制发热器产生较低的热,略微加热并保持蒸笼内适当的温度,同时一定程度上促进锅体内的水分蒸发保证蒸笼内湿度,适当的温度及湿度共同辅助面点发酵。当定时器所定的发酵时间到时后,定时器的触头断开与第一触点的连接,并与第二触点连接,发热器开始加热锅体内的水以进行面点的蒸制,蒸制结束后,定时器的触头断开与第二触点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熔断器,所述第二触点与发热器之间串联有防干烧温控器。所述装置用于确保加热装置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发酵温控器两端并联有发酵指示灯,所述防干烧温控器两端并联有蒸制指示灯。所述指示灯更便于用户实时获取面点蒸制的阶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蒸笼包括多个依次叠放的单元笼,所述单元笼包括框体和蒸架,所述框体内侧壁下部设有蒸架卡槽。所述结构更能够保证蒸架装配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蒸架包括多块平行的条形板、连接多块所述条形板的至少两块定位连接板。所述蒸架为竹制结构,更健康,所述结构加工方便,稳定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条形板上设有多个条形孔。所述结构大大提高了蒸架的透气性,从而确保蒸笼上下层的面点的发酵和蒸制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定位连接板连接于相邻所述条形孔之间处。所述连接结构更稳定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定位连接板通过铆钉连接于所述条形板。所述铆钉具体为不锈钢铆钉,铆钉连接的方式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方面,通过定时,能够自动连续地完成面点的发酵和蒸制,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面点制作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变通常包子、馒头制作工艺二次发酵为一次发酵,大幅度缩短了制作时间,减少了面筋的衰退,蒸制出的面点口感和味道更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修水,未经林修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52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