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酸检测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4672.7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7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方雪恩;杨波;朱美娇;王耀华;孔继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上海速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C12M1/10;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酸 检测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酸检测装置及系统。所述装置包括:微流控模块,包括微流控芯片;温控区,设置于所述微流控芯片下方,包括第一温度区域、第二温度区域、隔温区域及检测孔;转动模块,连接于所述微流控芯片;温控模块,连接于所述温控区;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检测孔对所述反应孔中所述样本产生的荧光信号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结果。通过核酸检测装置各个模块的配合,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核酸检测装置可以实现核酸提纯、核酸检测的一体化,减少操作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酸检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Microfluidics)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是当前微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Systems)发展的热点领域。
传统的核酸检测技术当前以PCR(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中文: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需要在不同的温度间进行快速切换以实现变性、退火、延伸功能的循环。温度间的切换,对设备要求较高,耗时较长导致整个检测时间很长,一个试验往往需要一两个小时。近十来年兴起的恒温扩增技术只需在一个固定的温度下进行扩增反应,大大提高了扩增效率,缩短测试时间。
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提到核酸提取、恒温扩增反应、熔解试验的一体化方案。
因此,实现核酸提取、恒温扩增反应、熔解试验的一体化对减少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核酸提取、恒温扩增反应、熔解试验的一体化,以减少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酸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微流控模块,包括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多个加样孔、多个分液区和多个反应孔,所述加样孔用于加入样本,所述反应孔用于对所述样本进行扩增反应、熔解反应,所述分液区通过微通道及微阀与多个反应孔连接;
温控区,设置于所述微流控芯片下方,包括第一温度区域、第二温度区域、隔温区域及检测孔;
转动模块,连接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用于带动所述微流控芯片以第一转速转动第一时间、以第二转速转动第二时间,使所述加样孔中的样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分液区、所述微通道、所述微阀进入所述反应孔;
温控模块,连接于所述温控区,所述温控模块用于:
当所述样本位于所述加样孔时,控制所述第一温度区域的温度稳定在第一温度,使得所述样本释放核酸;
当所述样本位于所述反应孔时,控制所述第二温度区域的温度稳定在第二温度,使得所述样本进行扩增反应;
当扩增反应结束时,控制所述第二温度区域的温度从所述第二温度匀速上升至第三温度,使得所述样本进行熔解反应;
其中,所述温控模块还包括温度辅助区,所述温度辅助区用于与温控区形成相对密封空间;
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检测孔对所述反应孔中所述样本产生的荧光信号进行检测,并输出检测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温度区域、所述第二温度区域、隔温区域为环形,所述隔温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温度区域、所述第二温度区域之间以隔离所述第一温度区域和所述第二温度区域,
其中,所述加样孔被所述第一温度区域覆盖,所述反应孔被所述第二温度区域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上海速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上海速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4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