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架与转向器装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1004.0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6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东;丁诚;容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市久隆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5B27/14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42219 | 代理人: | 王春玲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转向器 装配 装置 | ||
涉及汽车动力转向器的支架与转向器装配装置,其垂直导轨活接在横梁导轨上,垂直导轨能在横梁导轨上左右移动,夹紧装置活接在垂直导轨上,夹紧装置的底面均布有4个L形的夹爪,气缸上的气管与夹紧装置连接,控制夹紧装置在垂直导轨上上下移动,支架升降台在两个立柱之间并在夹紧装置的下部,随行板在支架升降台上,转向器在随行板上,随行板、支架升降台、传输线分别有传感器,控制柜内的PLC控制器分别与各传感器及定扭矩扳手内的信号传输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为自动化装配线,自动流转、自动夹紧、自动加力,完成支架与转向器的装配,操作简单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汽车动力转向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汽车制造厂竞相采取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来提升产品竞争力,由此要求各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集思广益降低成本。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减退和消失,各地人工成本不断攀升,这样又加大了生产成本的上升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厂家不得不不断提升自己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尽量减少对人工的依赖,降低人工成本。
支架与转向器合件总成的装配,前期就是一个纯靠人工完成的重体力工序,其螺栓的加力过程需两人合作,一人吊起工件放置在支架上,并用力按住工件使之不动,另一人用长加力杆加力至550Nm,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化、自动化夹紧的加力机构,自动对支架与转向器连接螺栓加力和数据监控、自动流转工件,减少人工搬运、人工加力、防止转向器合件在加力过程中产生松动的安全风险,以及精确、有效、稳定的提升力矩大小的控制能力和数据的保存、追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包括:传输线、立柱、控制柜、气缸、夹紧装置、横梁导轨、垂直导轨、传输线、夹爪、支线升降台、随行板、定扭矩扳手、PLC控制器,传输线在两个立柱的后面,控制柜在立柱旁,两个立柱的上部连有一个横梁导轨,气缸连在横梁导轨上,垂直导轨活接在横梁导轨上,垂直导轨能在横梁导轨上左右移动,夹紧装置活接在垂直导轨上,夹紧装置的底面均布有4个L 形的夹爪,气缸上的气管与夹紧装置连接,控制夹紧装置在垂直导轨上上下移动,支架升降台在两个立柱之间并在夹紧装置的下部,随行板放在支架升降台上,转向器夹具连在随行板上,转向器放在转向器夹具上,随行板、支架升降台、传输线分别有传感器,控制柜内的PLC控制器分别与各传感器及定扭矩扳手内的信号传输线连接,定扭矩扳手挂在横梁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老式方法需2人完成;本实用新型只需1人。
2、老式方法完全靠人吊装,手动加力;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夹紧、自动加力。
3、老式方法靠定扭扳手人工测力矩无数据查看和保存;本实用新型靠传感器自动感应,数据自动显示、自动保存便于追溯。
4、老式方法靠人手动按住转向器防止摆动和掉落;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夹紧装置,安全可靠。
5、老式方法人工加力,有可能出现漏加力和力矩差异较大;本实用新型为机器自动加力,力矩稳定、可靠,一致性高,也无漏加力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市久隆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未经沙市久隆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1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生隔垫
- 下一篇:一种大数据实验实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