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托片自动上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8097.1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3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朱圣国;杨文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基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B65G47/90;B65G4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托片 自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底托片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底托片弹夹和底托上料机械手,所述底托片弹夹包括储料架、卡片槽、到料光电传感器、完料光电传感器、升降电机和极限位置光电传感器,所述卡片槽对称开设在储料架的上部内壁,所述到料光电传感器固定嵌接安装在储料架的上端,且到料光电传感器贯穿储料架,所述完料光电传感器固定嵌接安装在储料架的下部内壁,所述升降电机的升降杆上端固定连接在储料架的下端,所述极限位置光电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升降电机升降杆的下部外壁,所述底托上料机械手包括机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吸嘴。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电机上升,吸嘴吸取,两个气缸升降,提高了自动上料的效率,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底托片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底托片自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底托片自动上料机构结构复杂,由于结构复杂造成机械间的摩擦阻力总合增加,降低了其工作效率,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需要设计一种简单的机构去实现相同的功能,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方案用以缓解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底托片自动上料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底托片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底托片弹夹和底托上料机械手,所述底托片弹夹包括储料架、卡片槽、到料光电传感器、完料光电传感器、升降电机和极限位置光电传感器,所述卡片槽对称开设在储料架的上部内壁,所述到料光电传感器固定嵌接安装在储料架的上端,且到料光电传感器贯穿储料架,所述完料光电传感器固定嵌接安装在储料架的下部内壁,所述升降电机的升降杆上端固定连接在储料架的下端,所述极限位置光电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升降电机升降杆的下部外壁;所述底托上料机械手包括机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吸嘴,所述升降电机的外壳与机架均通过外接工作台固定安装,所述储料架的上侧正对吸嘴的下侧,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机架固定安装,所述第二气缸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活动安装在第一气缸的内壁,所述第二气缸的内壁活动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下端固定套接安装在吸嘴的外壁,所述吸嘴对称设置在第二气缸的下端内壁;所述到料光电传感器通过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完料光电传感器通过外接电源电生连接,所述升降电机通过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极限位置光电传感器通过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通过外接气泵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气缸通过外接气泵管道连接,所述吸嘴通过外接气泵管道连接,所述外接气泵通过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托片弹夹还包括感应片,所述感应片固定连接在升降电机升降杆的下端,所述感应片为光电感应开关,所述感应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架呈T字形,所述机架的下端通过外接工作台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储料架对称设置在机架的两侧,且储料架均正对吸嘴的下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吸嘴对称设置在机架的上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使用时先将目标底托片卡入卡片槽内,升降电机上升,极限位置光电传感器为升降电机的极限位置,上升至到料光电传感器处,利用到料光电传感器接受信号并断开升降电机的工作电源,到料光电传感器感应到底托片给信号到底托上料机械手,完料光电传感器和外接警报器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完料光电传感器电感应料用完后利用外接警报器进行完料报警工作,报警信号表示完料需人工上料到卡片槽,之后关停上料机构电源对卡片槽进行人工上料;第一气缸下降和第二气缸下降取底托片,第一气缸下降和第二气缸上升,将底托片放入移栽机构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托片弹夹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托上料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基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基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80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