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机教练车的教练安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56604.8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2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亮;宋春丽;徐菲;潘其云;许太白;周聪;许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学校 |
主分类号: | B60N2/10 | 分类号: | B60N2/10;B60N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赵登阳 |
地址: | 2016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机 教练车 教练 安全 座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机教练车的教练安全座椅,包括靠背部,所述靠背部底部外壁两侧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侧板,且两个侧板相对一侧外壁均通过轴承环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筒,所述转筒内壁中部处设有垂直设置的环形凸起,两个所述侧板分别靠近两个轴承圈中心处均开设有圆孔,且两个圆孔内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焊接有凸头,且凸头靠近侧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凸头的一端与侧板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靠近环形凸起处外壁套接有第一圆块。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座椅安装在各种不同农机上,可以调节座椅与农机安装面的角度,无需根据不同农机生产不同的座椅支架,增加人员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机教练车的教练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农机,指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统称,如:大小型拖拉机、平整土地机械等设备,农机大大的提升了农业作业的工作效率,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因各种农机外形差异较大,而且大多农机只有一个驾驶座椅,因此在学习农机使用的过程中,教练在农机上很难找到合理位置进行指导,而且安全也存在很大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农机教练车的教练安全座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机教练车的教练安全座椅,包括靠背部,所述靠背部底部外壁两侧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侧板,且两个侧板相对一侧外壁均通过轴承环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转筒,所述转筒内壁中部处设有垂直设置的环形凸起,两个所述侧板分别靠近两个轴承圈中心处均开设有圆孔,且两个圆孔内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焊接有凸头,且凸头靠近侧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凸头的一端与侧板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靠近环形凸起处外壁套接有第一圆块,远离所述凸头的其中一个侧板一侧外壁靠近限位杆处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限位杆靠近环形槽处外壁设有第二圆块,所述转筒底部外壁靠近两端处均焊接有底柱,且两个底柱底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横杆,所述横杆底部外壁两侧处均焊接有支脚,所述靠背部底部一边外壁铰接有坐垫部。
优选的,所述靠背部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头枕部,所述靠背部一侧外壁顶部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安全带。且靠背部另一侧外壁底部处通过螺栓固定有与安全带相适配的卡扣。
优选的,所述环形凸起内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圆块外壁开设有与第一卡槽相适配的第一卡块。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内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圆块外壁开设有与第二卡槽相适配的第二卡块。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远离凸头的一端侧壁套接有橡胶套,且橡胶套外壁开设有防滑槽。
优选的,所述支脚为弓形结构,且支脚两端侧壁均开设有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和第二圆块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转筒、环形凸起和两个底柱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转筒、底柱、横杆和支脚的设置,可以将座椅安装在各种不同农机上,通过转筒和限位杆的设置,可以调节座椅与农机安装面的角度,无需根据不同农机生产不同的座椅支架,使得座椅安装更加方便,另外通过转筒和限位杆的设置,也方便教练在乘坐时调节座椅角度,使得乘坐舒适性增加。
2.坐垫部通过铰链与靠背部连接,使得坐垫部可以翻折,座椅使用灵活性增加,通过安全带的设置,保障乘坐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农机教练车的教练安全座椅的背部底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农机教练车的教练安全座椅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学校,未经上海市农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56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物流包裹的RFID电子标签
- 下一篇:一种新型半自动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