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体结构的人工鱼礁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4302.0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7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程宏;张羽翔;刘维;赵海龙;陈敏;林国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73 | 分类号: | A01K61/73;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571126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体 结构 人工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鱼礁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箱体结构的人工鱼礁,包括箱体,箱体顶部呈半球状,箱体底部呈平板状,箱体顶部设有第一通孔,箱体底部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竖直对齐;箱体侧面开有若干第三通孔,箱体内壁设有若干移植孔,移植孔内移植有海藻。所述海藻下方设有阻流板,阻流板固定在箱体内部。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若干聚集孔,聚集孔均匀分布在箱体顶部。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顶部面积较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鱼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体结构的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已经广泛的开展人工鱼礁建设,进行近海海洋生物栖息地和渔场的修复,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鱼礁是适合鱼类群集栖息、生长繁殖的海底礁石或其他隆起物。其周围海流将海底的有机物和近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水中上层,促进各种饵料生物大量繁殖生长,为鱼类等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索饵繁殖场所,使鱼类聚集而形成渔场。常选择适宜的海区,投放石块、树木、废车船、废轮胎和钢筋水泥预制块等,以形成人工礁,可诱集和增加定栖性、洄游性的底层和中上层鱼类资源,形成相对稳定的人工鱼礁渔场。
人工鱼礁质量较大通常在50吨以上,抛入海中时会催生涌升流,将海底低温而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了上来。但是常规的人工鱼礁为立方体状的箱体,箱体上开有若干通孔。顶部表面积小,无法依附较多的营养物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结构的人工鱼礁,以解决现有技术顶部面积较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箱体结构的人工鱼礁,包括箱体,箱体顶部呈半球状,箱体底部呈平板状,箱体顶部设有第一通孔,箱体底部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竖直对齐;箱体侧面开有若干第三通孔,箱体内壁设有若干移植孔,移植孔内移植有海藻。
优化方案一:所述海藻下方设有阻流板,阻流板固定在箱体内部。
优化方案二: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若干聚集孔,聚集孔均匀分布在箱体顶部。
优化方案三:所述移植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封闭移植孔的封板,封板上设有露出孔。
优化方案四: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固定杆,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分散叶片,分散叶片倾斜设置,固定杆竖直设置在箱体顶部的中心上。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方案半球型的设计,增加了箱体顶部的表面积,能够被较多的营养物质依附,吸引更多的鱼类,提升诱集作用。
2.本方案中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竖直对齐,使箱体在海中下沉时,水流顺利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减小了箱体受到的阻力,提升了箱体下降的速度。使箱体周围水流的流速和箱体厚度或宽度的乘积更容易达到100cm/s,即更容易在箱体附近形成较佳的作为鱼类庇护场所、索饵场、繁殖场的背涡流区。
3.本方案中设置的水藻一方面能在箱体下落时涌升流形成后吸附较多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作为鱼类的附卵基,减少鱼卵的破损,提升鱼类繁殖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箱体结构的人工鱼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方案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中本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未经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4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刮宫器
- 下一篇:一种显影水循环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