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再生的干式化学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4268.7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8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萌;鄞铃;李晓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林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2 | 分类号: | B01D53/82;B01D53/48;B01D53/52;B01D53/60;B01D53/58;B01D53/72;B01D5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再生 化学 吸收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可再生的干式化学吸收塔,包括除雾塔、干式化学吸收塔、臭氧发生器、臭氧破坏器、离心风机及高空排放塔。本实用新型运行过程中,恶臭气体通过风管经过除雾塔,通过顶部出风口进入干式化学吸收塔下端进风口,气体经过吸附作用后由风机通入高空排放塔,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通过气泵通入干式化学吸收塔下端进风口,通过一侧上端出风口通入臭氧尾气破坏器,产生的气体与风管相连,可有效对填料进行再生利用,减少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可再生的干式化学吸收塔。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及生态保护问题受公众重视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于废水、废气及固体废物的处置方式也在不断进化。工业及污水厂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破坏人体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的恶臭气体,如硫化氢等酸性气体、氨气等碱性气体以及芳烃类有机物气体,会诱发人类多种慢性疾病。目前主要采用的废气处理方式有热处理法、物理吸附法、化学中和法、生物法及高级氧化法等,但往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填料使用寿命短、能耗高、多级串联后占地面积大等劣势,且在应用中难以通过废气种类变化选取不同填料或介质进行处置。因此,为减少废气处理设备占地,提高填料使用寿命及效率,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可再生的干式化学吸收塔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可再生的干式化学吸收塔。为提高废气处理效率,采用物理吸附型、酸型及碱型干式复合填料共同作用,对废气中各项组分高效去除,并通过臭氧氧化作用再生组合填料,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可再生的干式化学吸收塔,包括除雾塔,干式化学吸收塔,臭氧氧化再生装置、离心风机及高空排气塔,所述除雾塔一侧下端设有第一进风管,除雾器上端设有第一出风管,下端设置排水收集装置,一侧插接排水管,所述干式化学吸收塔一侧进口与第一出风管相连,上端设有第二出风管,与所述离心风机相连,所述干式化学吸收塔另一侧下端设有第二进风管,与所述臭氧氧化再生装置气泵相连,气体自下而上再生干式吸收塔内填料,自一侧第三出风管排入臭氧破坏器,出口与第二出风管通过三通连接,由风阀控制开关,风机与排气管道连接。
所述除雾塔内部设有使用0.1~0.4mm金属扁丝按特殊经纬方式编制而成的多层除雾丝网,所述除雾器下端设置排水收集斗,收集斗下端连接水管。
所述干式化学吸收塔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布置排水收集斗、除雾层、第一承托层、Purafil® Triple-Blend Makeup Air Media填料层、第二承托层、Puracarb® AM Media填料层、第三承托层、Purafil® SP Media填料层。
所述臭氧发生器装置内部设置高频电源、风机设备、臭氧管及控制系统,所述臭氧管为沿面间隙管状电极,间隙一般为1~2mm。
所述臭氧破坏器装置内部设置二氧化锰填料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势为:
1.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改变填料的种类,可以对不同废气组分进行特异性去除;可针对酸性、碱性及有机VOCs气体进行高效去除。
2. 与生物法或其他废气处理方法相比,该实用新型主要使用可再生填料,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处理效果稳定,处理效率高。
3. 高空排气塔检收平台设置固定式气体浓度检测仪,可动态监测装置对恶臭气体处理效果,利用废气浓度检测仪检测出排放废气浓度大小,从而判断是否开启再生装置对填料进行氧化再生,避免了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可再生的干式化学吸收塔组合装置。
图2为一种新型可再生的干式化学吸收塔组合装置中干式化学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林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林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42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种植用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线金线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