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0530.0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3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齐;庄世强;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梳状灯 板结 背光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下方的加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上方的光学膜片,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线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的若干组灯条,每组灯条上设置有若干LED芯片,所述LED芯片在灯条上呈矩阵排列,相邻LED芯片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灯条在光源组件上呈梳状均匀分布,相邻灯条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灯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灯条的宽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梳状分布的灯条,使切割后的余料可以形成另一块光源组件,以此达到充分利用原材料的效果,降低光源组件的生产成本,同时加强板增加了灯条结构的稳固性,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行业朝着高亮、全屏、高色域等方向发展。其中作为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组有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设置方式,目前市面上的生产商都在大力研发直下式背光模组,如mini-LED,OLED、micro-LED等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源结构。但因制造工艺、成本、质量等原因发展受到一定约束。目前mini-LED,OLED、micro-LED等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源结构,包括线路板以及分布在线路板上的呈矩阵的LED芯片等基本结构。请参阅图1,现有结构中,考虑成本及LED芯片02散热等多个原因,尽量减少线路板01上LED芯片02数量。一般LED芯片02与LED芯片02之间设有存在一定间距,该间距远大于LED芯片02及焊盘的宽度,从而使得线路板01存在很多空白区域03,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且线路板01价格偏高,影响到背光模组的整个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增大线路板的利用率,以减少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下方的加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光源组件上方的光学膜片,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线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的若干组灯条,每组灯条上设置有若干LED芯片,相邻LED芯片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线路板的形状为梳状结构,相邻灯条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灯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灯条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与线路板之间设置有反射层。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的材质为PET或金属材质的板材。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片包括: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的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对应每组灯条或每个LED芯片设置有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片还包括:扩散膜或量子膜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对应LED芯片的位置设置有焊盘,相邻焊盘之间存在间隔。
进一步地,相邻LED芯片之间的间距相等。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梳状分布的灯条,使切割后的余料可以形成另一块光源组件,以此达到充分利用原材料的效果,降低光源组件的生产成本,同时加强板增加了灯条结构的稳固性,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光源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PCB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切割后的一块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0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棒材加工用的中间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