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调车灯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7087.5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2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任钦海;陆磊;洪电;常贤;李俊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默林汽车活动组件(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76 | 分类号: | B60Q1/076 |
代理公司: | 深圳尚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3 | 代理人: | 文蓉 |
地址: | 21411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车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调车灯调节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到壳体内的PCB模组、受PCB模组驱动的电机、对电机进行减速输出的齿轮减速机构,所述PCB模组包括PCB,所述电机和PCB平行,电机包括导电的电机壳;还包括接地引脚,所述接地引脚一端与所述电机壳接触,另一端导电地连接到所述PCB的接地位。本实用新型可降低电机短路或EMC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调节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电调车灯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调车灯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到壳体内的电机以及安装到壳体内的PCB板,PCB板设有电路用于驱动电机。现有技术中,通常将电机壳视为电势为0(即,相当于接地效果)。然而,实践中,往往因为电机壳导电性能减弱、电机壳与地隔离等各种因素,导致电机壳未达到接地效果,增加了电机短路风险,或EMC(电磁干扰)加大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实现电机壳接地以防短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调车灯调节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到壳体内的PCB模组、受PCB模组驱动的电机、对电机进行减速输出的齿轮减速机构,所述PCB模组包括PCB,所述电机和PCB平行,电机包括导电的电机壳;还包括接地引脚,所述接地引脚一端与所述电机壳接触,另一端导电地连接到所述PCB的接地位。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引脚为片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引脚包括第一部分以及连接在第一部分一端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电机壳接触,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形成有接地插接部,所述接地插接部插接到所述PCB的接地位。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插接部焊接到所述接地位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弹性抵顶到所述电机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呈一夹角且两者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PCB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接地插接部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壳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具有伸出的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分别与所述PCB的对应供电位导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具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二电极引脚具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分别插接到所述PCB的对应的供电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的远离第二部分的一端具有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电机壳接触。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接地引脚,可实现电机壳接地,从而可降低电机短路或EMC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调车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调车灯调节装置去掉后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调车灯调节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电调车灯调节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电调车灯调节装置的前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电调车灯调节装置的电机和PCB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电调车灯调节装置的接地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电调车灯调节装置的输出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默林汽车活动组件(无锡)有限公司,未经艾默林汽车活动组件(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7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显示屏加工用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