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杯体零件外侧变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0552.2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7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林;邓庄坤;廖汉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孙敏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外侧 变薄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杯体零件外侧变薄成型模具。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第一凹模板,所述第一凹模板上设置有倒角凹模,所述上模座通过第一冲头垫块连接有倒角冲头,所述第一冲头垫块还连接有定位销,所述第一凹模板上设置有定位销对应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连续加工,毛坯先经过倒角冲头进行打薄处理,然后通过剪切法兰,最后成型将产品做出来,直接在模具上生产出来,不需要进行二次加工,提高的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体零件外侧变薄成型模具,属于模具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加工杯体外侧时,按传统的方法,零件由连续模具生产出来,如图3所示,再经过二次加工车倒角处,得到最终成品如图4所示,这样做多出了二次加工工序,也提高的成本,浪费了人力和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杯体零件外侧变薄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杯体零件外侧变薄成型模具,包括配合使用的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第一凹模板,所述第一凹模板上设置有倒角凹模,所述上模座通过冲头垫块连接有倒角冲头,所述冲头垫块还连接有定位销,所述第一凹模板上设置有定位销对应的凹槽。
所述的一种杯体零件外侧变薄成型模具,所述第一凹模板上还设置有脱料销。
所述的一种杯体零件外侧变薄成型模具,所述上模座上还设置有第二凹模板,所述第二凹模板上设置有剪切凹模,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剪切冲头。
所述的一种杯体零件外侧变薄成型模具,所述剪切凹模处设置有第一脱料块。
所述的一种杯体零件外侧变薄成型模具,所述下模座上还设置有第三凹模板,所述第三凹模板上设置有成型凹模,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成型冲头。
所述的一种杯体零件外侧变薄成型模具,所述成型凹模的下方设置有顶杆。
所述的一种杯体零件外侧变薄成型模具,所述成型冲头处设置有第二脱料块。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连续加工,毛坯先经过倒角冲头进行打薄处理,然后通过剪切法兰,最后成型将产品做出来,直接在模具上生产出来,不需要进行二次加工,提高的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具闭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具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传统工艺中连续模具得到的产品。
图4是最终的产品。
图中:1、上模座,2、第三上垫板,3、第一固定块,4、第二固定板,5、第二冲头垫块,6、第二脱料块,7、成型冲头,8、成型凹模,9、凹模固定块,10、内脱,11、凹模垫块,12、第二固定块,13、第三凹模板,14、第四下垫板,15、第五下垫板,16、下模座,17、第一顶杆,18、下垫脚,19、弹簧,20、下托板,21、第一上垫板,22、第一固定块,23、第一冲头垫块,24、定位销,25、第二顶杆,26、倒角冲头,27、倒角凹模,28、脱料销,29、第一凹模板,30、凹模垫板,31、第一下垫板,32、第二下垫板,33、第二上垫板,34、挡块,35、垫块,36、剪切法兰冲头,37、第一冲头垫块,38、剪切冲头,39、第一固定板,40、第三下垫板,41、第一脱料块,42、剪切凹模,43、第二凹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0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用切屑清理装置
- 下一篇: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