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干运转的旋板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6009.X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8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彬;张亚明;张颖颖;庞凯月;王勇;朱子健;赵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6 | 分类号: | F04D29/046;F04D13/06;F04D2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陆峰 |
地址: | 45304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运转 旋板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干运转的旋板泵;所述旋板泵用于飞机燃油系统,包括交流电机(1)、前轴承(2)、转子(3)、定子(4)、旋板(5)、壳体(6)、后轴承(7),其中前轴承(2)、转子(3)、定子(4)、旋板(5)、后轴承(7)依次同心配合后与壳体(6)装配形成泵体部分,泵体部分固定于电机(1)上;电机(1)工作后通过转子连接段(31)带动转子(3)旋转,转子前、后固定段(32)、(34)分别由前轴承(2)和后轴承(7)支撑,在离心力作用下多块旋板(5)在定子(4)形腔内沿转子开槽(35)做径向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旋板泵在无介质工况下的长时间运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燃油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干运转的旋板泵。
背景技术
传统旋板泵由于其结构限制,零件因摩擦产生的大量的热;在无介质工况下热量无法排出,造成各配合零件烧伤、变形、卡滞,使得旋板泵功能失效,甚至引起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干运转的旋板泵。以解决目前的传统旋板泵使用受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现干运转的旋板泵,所述旋板泵用于飞机燃油系统,包括交流电机1、前轴承2、转子3、定子4、旋板5、壳体6、后轴承7,其中前轴承2、转子3、定子4、旋板5、后轴承7依次同心配合后与壳体6装配形成泵体部分,泵体部分固定于电机1上;电机1工作后通过转子连接段31带动转子3旋转,转子前、后固定段32、34分别由前轴承2和后轴承7支撑,在离心力作用下多块旋板5在定子4形腔内沿转子开槽35做径向往复运动。
定子4形腔任一轴向截面为六段圆弧构成的封闭曲线,各相邻圆弧相切。转子的工作段23轴向中心缕空。旋板5为F型结构,多块旋板5两两对称插入转子开槽35内。定子4两侧设有矩形的进、出油口。前、后轴承2、7使用M103K材料。旋板5采用PEEK 450 FC30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优点或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旋板泵能够实现在无介质工况下运转;飞机燃油系统对附件使用的安全性具有很高的要求,要求运动附件可实现无介质工况下运转,传统旋板泵由于结构限制无法实现无介质工况下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旋板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旋板泵配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旋板泵的前、后轴承示意图;
图4本发明旋板泵的转子的示意图;
图5本发明旋板泵的旋板示意图;
图6本发明旋板泵的定子示意图;
其中,1-交流电机、2-前轴承、3-转子、4-定子、5-旋板、6-壳体、7-后轴承、31-连接段、32-前固定段、33-工作段、34-后固定段、35-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旋板泵,主要由交流电机1、前轴承2、转子3、定子4、旋板5、壳体6、后轴承7组成,其中前轴承2、转子3、定子4、旋板5、后轴承7依次同心配合后与壳体6装配形成泵体部分,泵体部分固定于电机1上;电机1工作后通过转子连接段31带动转子3旋转,转子前、后固定段32、34分别由前轴承2和后轴承7支撑,在离心力作用下多块旋板5在定子4行腔内沿转子开槽35做径向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6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压弹性传动控制式快速插拔枪套
- 下一篇:一种通螺纹小平面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