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解花生油黄曲霉毒素的光催化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5812.1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4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叶盛英;陈丽珠;徐程鹏;宋贤良;崔晓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嘉毅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花生油 黄曲霉 毒素 光催化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解花生油黄曲霉毒素的光催化反应装置,包括光催化反应器和循环机构;光催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腔体、散热机构、设置于反应腔体内的光催化机构;反应器腔体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循环机构分别与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以对反应器腔体内的液体进行循环;光催化机构包括中空的透明管体、设置在透明管体外部的光催化材料单元、设置在透明管体内部的光源模块;散热机构包括导热管、设置在反应器腔体外部的散热模块;导热管与散热模块连接,导热管设置在透明管体内部并与光源模块接触,以对光源模块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少光源模块的热量堆积,降低光源模块处的温度,进而提高光源模块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对花生油的品质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降解花生油黄曲霉毒素的光催化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对人具有强烈的毒性,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对肝脏的损害,是已知的化学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中。国内新榨的花生油中,特别是花生油作坊,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高,含量往往偏高于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限量规定。为了食用安全,花生油在销售前必须经过去除黄曲霉毒素的处理。而黄曲霉毒素耐热,要280℃才可裂解,故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下难以破坏。目前除去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法、生物法及物理法。前二者方法存在不足,在使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达标的同时,花生油固有的香味也除去,影响花生油的品质。物理方法的紫外辐照技术,采用大功率紫外高压汞灯,但油温上升快,影响了油脂品质。
与上述方法相比,光催化技术具有反应温和、反应迅速的特点,被视为一种高效低耗的绿色高级氧化技术,受光照射激发的催化剂能催化氧化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或生物毒素。现有技术(《食品工业科技》2018(11):253-257)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催降解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装置,该装置采用以热辐射或气体放电的紫外灯作为光催化的光源,该紫外灯置于石英玻璃管内部,以照射石英玻璃管外表面负载的光催化剂,但由于该紫外灯自身的发热量大且置于石英玻璃管内部,导致紫外灯自身的热量无法有效及时散发,这样不仅影响紫外灯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因为油温的升高而对油的品质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解花生油黄曲霉毒素的光催化反应装置,所述光催化反应装置能够有效对光催化反应装置中的光源模块进行散热,有效提高光源模块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降解花生油黄曲霉毒素的光催化反应装置,包括光催化反应器和循环机构;所述光催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腔体、散热机构、设置于反应腔体内的光催化机构;所述反应器腔体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循环机构分别与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以对反应器腔体内的液体进行循环;所述光催化机构包括中空的透明管体、设置在透明管体外部的光催化材料单元、设置在透明管体内部的光源模块;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导热管、设置在反应器腔体外部的散热模块;所述导热管与散热模块连接,所述导热管设置在所述透明管体内部并与所述光源模块接触,以对所述光源模块进行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源模块连接所述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将光源模块的热量传导至散热模块,通过散热模块与空气对流进而充分散热,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光源模块的热量堆积,降低光源模块处的温度,进而提高光源模块的使用寿命,减少对油的品质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述光源模块为紫外灯或LED灯。优选地,所述光源模块为LED灯。LED灯具有耗电量小、光电转换效率高、发热量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催化反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LED灯由多颗LED灯珠组成,所述多颗LED灯珠设置在导热管的表面。为了便于LED灯珠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热管采用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沿所述透明管体的轴心线方向延伸,所述多颗LED灯珠均匀分布在所述长方体的四个侧面上,并沿所述长方体的轴心线方向延伸排布。所述LED灯珠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5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悬式电动排烟窗结构
- 下一篇: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