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3413.1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1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廖天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源创尚品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孔丽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电容 触控式 车载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包括主架体、分布在主架体两侧且配合夹持手机的两组夹臂,以及设在主架体上用于驱动两组夹臂夹合的驱动组件;主架体设置有供手机倚靠的倚靠面;主架体上与倚靠面相背的内表面固设有第一导电件;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设置在主架体上的电路板,以及固设在电路板上的触控芯片;驱动组件、第一导电件以及触控芯片均与电路板电连接并受其控制;采用电容式触发,与以往的红外测距方式和异物检测方式相比,一方面能有效降低误判率,提高车载支架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另一方面,较之线圈,作为电容式触摸按键的导电件更容易提纯,生产工艺简单,工作性能也更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支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驾驶时快速放置手机,车主常会在车上配置车载支架。目前车载支架上两组夹臂自动夹合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一是红外测距方式,二是利用线圈进行异物检测的方式。但这两种方式都有较大的误判几率,从而导致无手机的情况下,两组夹臂也自动夹合,不仅会分散车主的注意力,也容易夹伤人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自动夹合的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包括主架体、分布在所述主架体两侧且配合夹持手机的两组夹臂,以及设在所述主架体上用于驱动两组所述夹臂夹合的驱动组件;所述主架体设置有供手机倚靠的倚靠面;其中,所述主架体上与所述倚靠面相背的内表面固设有第一导电件;所述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架体上的电路板,以及固设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触控芯片;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以及所述触控芯片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并受其控制。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件为铜箔。
优选的,所述主架体包括后壳和绝缘挡片;所述绝缘挡片与所述后壳固定;所述倚靠面设置在所述绝缘挡片背离所述后壳一侧;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以及所述电路板均设置在所述后壳上;
所述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供所述第一导电件附着的导电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电路板均与所述导电架导通;所述后壳设置有避让所述导电架的避让通槽。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主架体固定;所述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导通所述导电架和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弹簧顶针;所述第一弹簧顶针针管与所述电路板固定,且针轴抵紧所述导电架。
优选的,所述导电架包括供所述第一导电件附着的第一架体、位于所述后壳背离所述绝缘挡片一侧的第二架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三架体;所述第一架体至所述第三架体,三者一体成型;所述后壳朝向所述绝缘挡片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架体适配的安装槽;所述第二架体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避让通槽用于避让所述第三架体。
优选的,所述导电架为铜片。
优选的,所述主架体上与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内表面相邻的一组内侧表面均固设有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件为铜箔;所述主架体的内侧表面为曲面。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主架体固定;所述电容触控式车载支架还包括导通所述第二导电件和所述电路板的第二弹簧顶针;所述第二弹簧顶针针管与所述电路板固定,且针轴抵紧所述第二导电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源创尚品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源创尚品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3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升降温功能的冶金搅拌头
- 下一篇:一种简易CT磁共振公用治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