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并丝机用并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8896.6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6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许鸿飞;朱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兴鸿蒙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6 | 分类号: | H01B13/26;H01B13/00;B2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2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巴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丝机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并丝机用并丝装置,包括并丝机杆,所述并丝机杆一侧固定设置有卷丝模杆,所述卷丝模杆一侧固定设置有并丝模杆,所述并丝机杆杆身上设置有多个供丝杆,所述供丝杆一端固定连接线圈,所述线圈上固定设置有线体,所述线体与卷丝模杆上的卷丝模具进行连接,所述卷丝模具内部固定设置有轴承。本实用新型中,并丝模具由耐磨损材质钨钢加工而成,内部设置夹持部件,可以实现不同直径的丝体并丝作业,实用性高,并丝模具前后两端采用R角打磨工艺,减少金属丝并丝时与模具间的摩擦力,降低模具对金属丝的损伤,设有卷丝结构,可以实现多跟丝体共同绕覆作业,实现将多跟丝体进行结合并丝作业,减少了后续工艺复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治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并丝机用并丝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缆技术领域中,在对线缆做编织屏蔽前,需要将多根金属丝合并成一股,并丝时因为金属丝张力之间有差异,收线时高速运转,个别金属丝有不稳定、抖动的情况,同时因为多根金属丝受力后平铺在收线导轮上,容易产生铜丝之间长短不一,排位不良的情况,编织时断线,导致线缆质量差,工作效率降低,一般并丝收线机只能实现线体的聚合作业,无法提供线体共同卷覆作业,需要借用其他器件完成,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并丝机用并丝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并丝机用并丝装置,包括并丝机杆,所述并丝机杆一侧固定设置有卷丝模杆,所述卷丝模杆一侧固定设置有并丝模杆,所述并丝机杆杆身上设置有多个供丝杆,所述供丝杆一端固定连接线圈,所述线圈上固定设置有线体,所述线体与卷丝模杆上的卷丝模具进行连接,所述卷丝模具内部固定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与卷丝齿轮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卷丝齿轮通过齿带间接相连,且齿带一端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线体贯穿卷丝模具与并丝模杆上的并丝模具进行连接,所述并丝模具内部设置有并丝孔,所述并丝孔两端设置为R角,多个所述线体通过并丝孔连接为绕丝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卷丝齿轮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丝孔,所述丝孔与线体对应设置,所述卷丝齿轮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端部固定连接有压块,且压块与丝孔对应设置,各所述卷丝齿轮的结构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并丝模具内部上端固定设置有并丝孔,且并丝孔贯穿并丝模具两侧,所述并丝模具内部下侧固定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并丝模具两侧,且通孔与并丝模杆对应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卷丝模具在卷丝模杆上等距设置有多个,且卷丝模具的个数与供丝杆的个数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各所述卷丝模具上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与卷丝齿轮固定连接,且轴杆内径大小设置与丝孔内径大小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并丝模具与并丝模杆之间可跟随实际需要进行沿杆滑动作业,所述并丝机杆、卷丝模杆和并丝模杆的杆长设置为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动齿轮与卷丝齿轮的齿轮大小外径相同,且主动齿轮可直接固定连接电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并丝模具由耐磨损材质钨钢加工而成,内部设置夹持部件,可以实现不同直径的丝体并丝作业,实用性高。
2、本实用新型并丝模具前后两端采用R角打磨工艺,减少金属丝并丝时与模具间的摩擦力,降低模具对金属丝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兴鸿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兴鸿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8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维修用防护装置
- 下一篇:机房环境智能感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