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钢板弹簧拉伸试验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5885.4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2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宇力汽车悬架弹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钢板 弹簧 拉伸 试验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钢板弹簧拉伸试验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底座、支架和框架,所述支架焊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框架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一侧设置有紧固栓,所述框架的内侧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两侧焊接有滑杆,所述框架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卡在滑槽的内侧,所述滑板的中心处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外边侧套设有砝码,所述滑板、导柱和砝码上均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的内侧卡有插销,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销,所述框架的内边侧刻有量尺,所述滑板的底部焊接有卡环和套筒,该汽车钢板弹簧拉伸试验检测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方便,适用于汽车钢板弹簧拉伸试验检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钢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钢板弹簧拉伸试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障弹簧的质量,需要对弹簧进行拉伸试验检测,因此需要使用相应的弹簧拉伸试验检测装置,现有的弹簧拉伸试验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方便、结构牢固、耐用性强、拉伸检验精准度高、设备成本低等特点,能够满足现有的对弹簧进行拉伸试验检测的使用要求,然而对现有的弹簧拉伸试验检测装置而言,一方面,在进行弹簧拉伸试验检测时不能够同时进行弹簧的压缩试验检测,或者需要更换检测位置并再次固定安装,增加弹簧固定的时间,不利于弹簧不同性能检测的快速转换,另一方面,在将弹簧进行固定时,容易使得弹簧出现歪斜的状况,进而不利于保障检测的准确的,再一方面,当进行弹簧的检测时,加力部件在增加拉力时容易因摩擦而导致实际拉力不准确,影响检测的精度,不利于弹簧的精准检测。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汽车钢板弹簧拉伸试验检测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钢板弹簧拉伸试验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方便,适用于汽车钢板弹簧拉伸试验检测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钢板弹簧拉伸试验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底座、支架和框架,所述支架焊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框架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架的内侧,所述框架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一侧设置有紧固栓,所述框架的内侧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两侧焊接有滑杆,所述框架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卡在滑槽的内侧,所述滑板的中心处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外边侧套设有砝码,所述滑板、导柱和砝码上均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的内侧卡有插销,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销,所述框架的内边侧刻有量尺,所述滑板的底部焊接有卡环和套筒,所述卡环设置在套筒的外侧,所述卡槽的中心处焊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外侧套设有套环,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卡轮和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卡轮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轮卡在滑杆的两侧,所述卡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框架的内侧,所述滑杆与卡轮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筒的外侧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通过螺纹安装在套筒的外边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环通过螺纹安装在支柱的外边侧,所述套环的外径小于卡槽内径,所述套环层层叠套在套筒及支柱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槽和卡环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一,所述紧固栓的外边侧开设有外螺纹一,所述内螺纹一与外螺纹一相配合,所述紧固栓与套环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和框架上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侧开设有内螺纹二,所述固定销的外边侧开设有外螺纹二,所述内螺纹二与外螺纹二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板、砝码和套筒的内侧均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内径等于导柱的外径,所述导柱通过插销固定在滑板上,所述砝码通过插销固定在导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宇力汽车悬架弹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宇力汽车悬架弹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5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