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余热等温正火热处理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5818.2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7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池忠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帆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8 | 分类号: | C21D1/28;C21D1/34;C21D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郭元聪 |
地址: | 366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余热 等温 正火 热处理 生产 装置 | ||
一种利用余热等温正火热处理生产装置,它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余热等温正火热处理生产装置。它包含箱式电阻炉本体、保温层、隔热层、防撞外壳、支撑杆、底座、脚轮、固定杆,所述的箱式电阻炉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的外侧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的外侧设置有防撞外壳,防撞外壳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槽体,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镂空栏,底座的下方设置有脚轮,防撞外壳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能够节约生产的时间,降低生产的成本,且采用本工艺进行生产的产品质量更高,使用期限更长,精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余热等温正火热处理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等温正火是将普通碳钢材加热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与普通正火相同。保温完了后钢材冷至S曲线鼻部(孕育期最短,温度约为550~600℃),等温保持,使过冷奥氏体在此温度范围内转变完毕,得到较细(相对于等温退火而言) 的珠光体组织,然后空冷,以获得较好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热处理工艺。等温正火比普通等温退火所用的工艺周期较短,所得组织也较均匀。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金属是具有不透明、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并且其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富有延性和展性等特性的物质。金属内部原子具有规律性排列的固体(即晶体)。目前的余热等温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的生产成本较高,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利用余热等温正火热处理生产装置,它能够节约生产的时间,降低生产的成本,且采用本工艺进行生产的产品质量更高,使用期限更长,精度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的热处理装置包含包含箱式电阻炉本体1、保温层2、隔热层3、防撞外壳4、支撑杆5、底座6、脚轮7、固定杆8,所述的箱式电阻炉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2,保温层2的外侧设置有隔热层3,隔热层3的外侧设置有防撞外壳4,防撞外壳4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下方设置有底座6,底座6的内部设置有槽体62,底座6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镂空栏61,底座6的下方设置有脚轮7,防撞外壳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杆8;
它的热处理工艺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材,选择较为合适的钢材作为原材料;步骤二:将钢材料加入高温箱式电阻炉中进行加热,加热到普通正火温度时,进行保温;步骤三:保温结束后,在高温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缓慢冷却,冷却至一定温度,然后进行保温;步骤四:保温完成后,将钢材转移到高温箱式电阻炉的外部,进行自然冷却;步骤五:关闭高温箱式电阻炉;步骤六:将处理后的钢材加入生产设备中进行生产;步骤七:将半加工完成的产品进行二次加工;步骤八:对二次加工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步骤九:筛选出质量合格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然后对产品进行包装;步骤十:将包装好的产品进行运送。
所述的步骤二中,加热的温度为1000摄氏度-1100摄氏度。
所述的步骤二中,保温时间为3-5h。
所述的步骤三中,冷却温度为650摄氏度。
所述的步骤三中,保温时间为2-3h。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钢材加入高温箱式电阻炉的内部进行加热-保温-快速冷却-保温-自然冷却的方法进行等温正火热处理操作,然后再将处理后的钢材应用到其他产品的生产中去,保证生产的产品的质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能够节约生产的时间,降低生产的成本,且采用本工艺进行生产的产品质量更高,使用期限更长,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帆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帆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58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混凝土安全壳的中能流体机械贯穿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可清理地埋式垃圾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