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0050.3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5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童咏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9F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潘桂生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组包括扩散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扩散板的背面一侧的背光源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侧板,所述底板与侧板之间形成容置腔体,所述背光源安装在底板上;所述侧板相对于底板倾斜向外设置,且侧板的倾斜面上覆盖设有反射片,所述容置腔体四个角落的反射片斜面上分别设有导光油墨网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组能够增加正面光照强度,有效消除背光模组暗角的不良现象,使产品带来更好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显示器的重要组件之一,现有的背光模组,根据光源的位置不同分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侧入式背光模组相较于直下式背光模组,多了铝挤、导光板等物料,从而使得制造成本较高。而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灯珠一般为等间距或非等间距靠近背光板边缘排布,这样一来,使得LED灯珠的发光角度受限,无论如何设计排布LED灯珠,背光模组的四个角落光线最弱,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暗角。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背光模组的“暗角”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扩散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扩散板的背面一侧的背光源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侧板,所述底板与侧板之间形成容置腔体,所述背光源安装在底板上;所述侧板相对于底板倾斜向外设置,且侧板的倾斜面上覆盖设有反射片,所述容置腔体四个角落的反射片斜面上分别设有导光油墨网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光模组的容置腔体的四个角落距离背光源较远,通过在容置腔体四个角落的反射片斜面上丝印导光油墨网点,该导光油墨网点能够对背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吸收传导,从而使得光强度增大,消除背光模组的“暗角”现象,从而使得产品的使用效果更好。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导光油墨网点接触的所述反射片的斜面为粗糙面。所述导光油墨网点增加了背光模组的正面光照强度。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PCB电路板,所述背光源安装在所述PCB电路板上。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背光源包括多个LED灯珠,所述多个LED灯珠分别间隔安装在所述PCB电路板上。通过间隔排布LED灯珠,使得背光源的发光范围更加广泛均匀。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反射片的反射面面向所述扩散板的背面。所述反射片用于发射、修正背光源发出的光,从而使得光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所述扩散板用于对光进行扩散及遮挡作用。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扩散板的上方覆盖贴合有一膜片。通过所述膜片能够有效对光进行增强、扩散、遮蔽等优化。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的一侧与所述膜片的上表面连接,其另一侧与所述侧板的外侧面连接。所述中框用于辅助固定膜片。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中框与所述膜片之间设有缓冲泡棉层。通过所述缓冲泡棉层能够有效防止膜片弹出、调整膜片与中框间隙及保护膜片。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0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