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胎用防爆胀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8242.2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5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艾相春;许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龙达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19 | 分类号: | B60C23/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2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胎 防爆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胎用防爆胀安全防护装置,涉及车胎防爆胀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挂车在来货行驶过程中由于质量较大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进而使得轮胎温度升高发生车胎膨胀爆胎的现象,挂车路径偏移以及翻车现象,导致驾驶员受到伤害以及货物损坏的技术问题,包括车体底盘,车体底盘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体底盘处增加水箱,并且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出,提供水源,再通过洒水管路向挂车的每一个轮胎上进行洒水,从而达到以洒水方式,对轮胎进行物理降温,防止挂车行驶过程中,轮胎温度过高,防止轮胎膨胀爆胎的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极大的提高了挂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胎防爆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胎用防爆胀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道路交通运输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捷,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通常采用货车的道路运输,其中挂车的使用较为普遍,并且对于体积较大的货运运输更为方便,由于挂车体积较大,并且在承载货物后,自身重量又得以加重,由此挂车的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挂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轮胎与地面较大的摩擦,加快了轮胎的磨损,造成轮胎发热并且发生膨胀,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更可能加快轮胎膨胀,从而导致轮胎膨胀引发的爆胎现象,进而使得挂车发生路径偏移,更有可能发生翻车的现象,对驾驶员造成伤害,并且对货物造成破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胎用防爆胀安全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挂车在来货行驶过程中由于质量较大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进而使得轮胎温度升高发生车胎膨胀爆胎的现象,挂车路径偏移以及翻车现象,导致驾驶员受到伤害以及货物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胎用防爆胀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车体底盘,车体底盘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水箱上位于进水管一侧安装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一三通,所述第一三通中的一个分支端与进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一三通中的另一分支端上安装有第一给水管,所述水箱上位于进水管上方安装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安装有通气阀,所述水箱上位于通气管一侧安装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上安装第二三通,所述第二三通中的一个分支端上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三通中的另一分支端上安装有第二给水管,所述车体底盘下壁面中心处并列安装有第一水泵以及第二水泵,所述第一给水管与第一水泵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给水管与第二水泵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输出端与第二水泵输出端分别安装有洒水管路,所述洒水管路出水端分别位于车体底盘轮眉处。
优选的,所述洒水管路包括第一通水管以及第二通水管,所述第一通水管以及第二通水管分别与第一水泵输出端以及第二水泵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通水管以及第二通水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三三通,所述第三三通分支端上分别连接有洒水管,所述洒水管分别位于车体底盘轮眉处。
优选的,所述水箱内安装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与第二出水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为L型支架,所述水箱安装于支架上底边。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位于垂直边一侧安装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与支架形成矩形箱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水箱上安装有固定环圈,所述固定环圈固定端固定安装于支架上底边。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圈固定端与支架上底边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与固定环圈之间安装有连接板。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龙达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龙达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82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专用车车箱用箱体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印制电路板开孔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