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7783.3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3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韶杰;袁亮;李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E01H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垃圾 收集 装置 | ||
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收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部为存储空间,箱体运行的前方设置有活动挡板,后方设置有滤网,位于箱体顶部安装有用于检测垃圾的位置与地形的高清数字摄像头,高清数字摄像头输出端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用于处理数据,箱体下方两侧前后分别设置有水陆两栖轮,主控制器用于控制水陆两栖轮。本实用新型用于水面与海岸上的垃圾收集,增加收集垃圾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清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河流、湖泊、港口等水域的垃圾污染比较严重,这给人们生活和生存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于水面的垃圾清理,目前基本采用人工打捞的方法,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效果甚微,有的采用一些打捞机器人,但是所用的机器人都没有达到智能化,控制和功能都比较低级,所以无法满足现在日益发展的科技力量。并且目前的室外机器人的充电设备使用有线充电,长期使用会导致线路老化、线路破损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有线充电搭建成本高、能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收集装置,用于水面与海岸上的垃圾收集,增加收集垃圾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收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的箱体1内部为存储空间,所述的箱体1运行的前方设置有活动挡板,后方设置有滤网,位于箱体1顶部安装有用于检测垃圾的位置与地形的高清数字摄像头8,高清数字摄像头8输出端连接主控制器6,主控制器6用于处理数据,所述的箱体1下方两侧前后分别设置有水陆两栖轮2,所述的主控制器6用于控制水陆两栖轮2。
所述的箱体1两侧设置有机械臂3,机械臂3通过步进电机提供动力,步进电机上设置有电机,主控制器6分别与安装在箱体1上的无线充电装置5、LoRa模块7、高清数字摄像头8、机械臂3的步进电机、水陆两栖轮2的电机、GPRS模块9、距离传感器模块10相连接。
所述的距离传感器模块10安装在箱体1的四周。
所述的箱体1有隔层并经过防水处理,存储空间为1㎡,外形为船体结构。
所述的水陆两栖轮2分为橡胶轮胎与螺旋桨,橡胶轮胎与螺旋桨分别与主控制器6相连,所述的橡胶轮胎与螺旋桨分别通过主控制器 6控制进行360°自由旋转。所述水陆两栖轮2受两个电机所控制,一个步进电机位于上方控制另一个电机及水路两栖轮2的方向,进而控制机器人的行驶方向,另一个电机给水陆两栖轮2提供动力。
所述的活动挡板与箱体1为轴连接,且活动方向为向箱体1内侧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路两用的收集机器人,增加收集垃圾的工作效率,在水面上时,通过机器人行走的推力与箱体内部电机产生的吸力,将垃圾从前方挡板中进入箱体,在陆地上时,通过高清数字摄像头检测垃圾的具体方位,驱使机器人移动到垃圾的附近,使用所述机械臂对垃圾进行抓取。具有方便实用,结构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水陆两栖轮2、机械臂3、太阳能发电板 4、无线充电装置5、主控制器6、LoRa模块7、高清数字摄像头8、 GPRS模块9、距离传感器模块10和铅酸蓄电池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77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星轮滚齿定位工装
- 下一篇:一种基于测温光纤的煤矿井下测温钻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