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的防火入户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2868.2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9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龙;游丽燕;游惠娟;徐林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固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5F1/00;E05C19/1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易敏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火灾 发生 自动 关闭 防火 入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入户门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的防火入户门。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便于日常开门的同时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的防火入户门。一种具有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的防火入户门,包括有门框、门槛、第一温度感应器、闭锁部件、辅助部件、铰接架、门板、电子锁、门把手、锁槽和锁头;门框固接于墙面,且与墙连通;门槛固接于门框内壁;铰接架固接于门框;门板与铰接架铰接;电子锁固接于门板;门把手与电子锁传动连接;锁头固接于门板侧壁;锁槽固接于门槛,且锁槽与锁头卡接。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便于日常开门的同时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入户门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的防火入户门。
背景技术
入户门就是进入房屋的第一道门,也叫进户门。当室内遇到火灾时,火势凶猛,为了防止火势蔓延,通常在人员疏散后需要将入户门关闭,防止浓烟、火势蔓延至其他房屋,但若是遇到情急之下,疏散人员忘记关闭入户门,则容易造成火势蔓延至其他房屋,导致其他房屋的财产受损和人员受伤,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便于日常开门的同时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的防火入户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火灾发生时,为了防止火势蔓延,通常在人员疏散后需要将入户门关闭,防止浓烟、火势蔓延至其他房屋,但若是遇到情急之下,疏散人员忘记关闭入户门,则容易造成火势蔓延至其他房屋,导致其他房屋的财产受损和人员受伤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便于日常开门的同时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的防火入户门。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具有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的防火入户门,包括有门框、门槛、第一温度感应器、闭锁部件、辅助部件、铰接架、门板、电子锁、门把手、锁槽和锁头;门框固接于墙面,且与墙连通;门槛固接于门框内壁;铰接架固接于门框;门板与铰接架铰接;电子锁固接于门板;门把手与电子锁传动连接;锁头固接于门板侧壁;锁槽固接于门槛,且锁槽与锁头卡接;第一温度感应器固接于门槛;闭锁部件嵌于门槛顶部;辅助部件固接于门板,且与闭锁部件相接触。
进一步的,闭锁部件包括有马达、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座、隔板、第一磁铁条、第二转轴和第二轴承座;门槛顶部开设有安装槽;马达固接于安装槽一内侧壁,第二轴承座固接于安装槽另一内侧壁;隔板固接于安装槽内壁;第一轴承座嵌于隔板;第一转轴一端部与马达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一轴承座向第二轴承座延伸;第二转轴与第二轴承座枢接;第一磁铁条一端部固接于第一转轴,另一端部固接于第二转轴;第一磁铁条的长度为1.2-1.5米。
进一步的,辅助部件包括有第二磁铁条和橡胶垫;第二磁铁条固接于门板顶部;橡胶垫固接于门板顶部,且第二磁铁条上方及下方均安装有橡胶垫;第二磁铁条的长度为1.2-1.5米。
进一步的,该具有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的防火入户门还包括有第二温度感应器;第二温度感应器固接于电子锁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比第二磁铁条高0.5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便于日常开门的同时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的效果,当遇到火灾急情时,屋内人员疏散,打开门板快速离开屋内,但由于人员疏散急切而忘了关闭入户门时,非常容易导致火势蔓延,因此当火势蔓延至入户门时,门框上安装有第一温度感应器,当温度感应器感应到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启动闭锁部件,闭锁部件与门板上的辅助部件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从而将门板吸附在门槛上,以避免火势蔓延出入户门,而平常时的闭锁部件则与辅助部件相互产生排斥力,让使用者打开锁头后门板自动推开,方便使用者平常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闭锁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固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固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28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