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5552.0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5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明;谢指军;王朝龙;魏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杨思雨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回收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吸附器与第二吸附器;吸收器,分别与第一吸附器以及第二吸附器连接,用于采用吸收剂吸收第一吸附器与第二吸附器吸附的油气;制冷器,用于冷却吸收剂;第一换热器,位于第一吸附器内,分别与制冷器以及吸收器连接,用于交换冷却后的吸收剂与油气的热量;以及第二换热器,位于第二吸附器内,分别与制冷器以及吸收器连接,用于交换冷却后的吸收剂与油气的热量,其中,当第一吸附器对油气进行吸附时,吸收器吸收第二吸附器吸附的油气,冷却后的吸收剂通过第一换热器进入吸收器,当第二吸附器对油气进行吸附时,吸收器吸收第一吸附器吸附的油气,冷却后的吸收剂通过第二换热器进入吸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汽油、柴油等燃料容易挥发,挥发后产生的油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油气不能被收集利用,对于燃料本身也是一种浪费。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吸附+真空解析+吸收”的方式对油气进行回收,然而,在吸附与吸收的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1)油气温度过高,不利于被吸附剂吸附;
(2)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不仅导致吸附剂温度升高,存在安全风险,较高温度的吸附剂吸附油气的效率也会被降低;
(3)真空解析后的油气温度高,在液态吸收剂吸收的过程中,吸收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回收系统,仅针对油气的吸收剂进行冷却,可以同时解决吸附与吸收的高温与放热问题,提高了吸附与吸收效率,并且采用第一吸附器与第二吸附器交替运行的方法,提高了油气回收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吸附器与第二吸附器,用于采用吸附剂吸附油气;吸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器以及所述第二吸附器连接,用于采用吸收剂吸收所述第一吸附器与所述第二吸附器吸附的油气;制冷器,用于冷却所述吸收剂;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吸附器内,分别与所述制冷器以及所述吸收器连接,用于交换冷却后的所述吸收剂与所述油气的热量;以及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吸附器内,分别与所述制冷器以及所述吸收器连接,用于交换冷却后的所述吸收剂与所述油气的热量,其中,当所述第一吸附器对所述油气进行吸附时,所述吸收器吸收所述第二吸附器吸附的油气,冷却后的所述吸收剂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进入所述吸收器,当所述第二吸附器对所述油气进行吸附时,所述吸收器吸收所述第一吸附器吸附的油气,冷却后的所述吸收剂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进入所述吸收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附器包括:第一腔室;以及多个第一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沿所述第一腔室的纵向方向分布,用于承载所述吸附剂,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数量为多个,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结构交替分布;所述第二吸附器包括:第二腔室;以及多个第二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沿所述第二腔室的纵向方向分布,用于承载所述吸附剂,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数量为多个,与所述多个第二支撑结构交替分布,其中,所述油气从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下方进入。
优选地,位于底部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下方的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数量大于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之间的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数量;位于底部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下方的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数量大于多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的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数量。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串联,位于底部的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制冷器连接,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吸收器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器串联,位于底部的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制冷器连接,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吸收器连接,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串联部位与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串联部位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
优选地,还包括外置换热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以及所述第二腔室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通过所述外置换热器与所述制冷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5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破碎的建筑材料用废料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薄超硬铸造材料注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