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5552.0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5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明;谢指军;王朝龙;魏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杨思雨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回收 系统 | ||
1.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吸附器与第二吸附器,用于采用吸附剂吸附油气;
吸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器以及所述第二吸附器连接,用于采用吸收剂吸收所述第一吸附器与所述第二吸附器吸附的油气;
制冷器,用于冷却所述吸收剂;
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吸附器内,分别与所述制冷器以及所述吸收器连接,用于交换冷却后的所述吸收剂与所述油气的热量;以及
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吸附器内,分别与所述制冷器以及所述吸收器连接,用于交换冷却后的所述吸收剂与所述油气的热量,
其中,当所述第一吸附器对所述油气进行吸附时,所述吸收器吸收所述第二吸附器吸附的油气,冷却后的所述吸收剂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进入所述吸收器,
当所述第二吸附器对所述油气进行吸附时,所述吸收器吸收所述第一吸附器吸附的油气,冷却后的所述吸收剂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进入所述吸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器包括:第一腔室;以及多个第一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沿所述第一腔室的纵向方向分布,用于承载所述吸附剂,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数量为多个,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结构交替分布;
所述第二吸附器包括:第二腔室;以及多个第二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沿所述第二腔室的纵向方向分布,用于承载所述吸附剂,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数量为多个,与所述多个第二支撑结构交替分布,
其中,所述油气从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下方进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底部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下方的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数量大于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之间的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数量;
位于底部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下方的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数量大于多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的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串联,位于底部的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制冷器连接,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吸收器连接;
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器串联,位于底部的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制冷器连接,位于顶部的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吸收器连接,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串联部位与多个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串联部位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置换热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以及所述第二腔室连接,
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通过所述外置换热器与所述制冷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换热器,分别与所述吸收器以及制冷器连接,
其中,在所述制冷器冷却所述吸收剂前,待冷却的吸收剂通过所述第三换热器与所述吸收器排出的吸收剂进行初步热交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采用风冷方式对所述吸收剂进行冷却,所述油气回收系统还包括:
集气罩,位于所述制冷器上方,用于收集所述制冷器产生的热风;
第一吹扫阀,分别与所述集气罩以及第一腔室连接;以及
第二吹扫阀,分别与所述集气罩以及第二腔室连接,
其中,当所述吸收器吸收所述第一吸附器吸附的油气时,所述第一吹扫阀用于将所述热风引入所述第一腔中,
当所述吸收器吸收所述第二吸附器吸附的油气时,所述第二吹扫阀用于将所述热风引入所述第二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硅胶以及分子筛中的一种或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输出的所述吸收剂的温度范围包括10~15℃,由所述第一换热器或所述第二换热器输出的所述吸收剂的温度范围包括1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55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破碎的建筑材料用废料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薄超硬铸造材料注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