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0140.8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8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封换换;杨丰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5 | 分类号: | H01R13/405;H01R13/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施敬勃 |
地址: | 5238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及其 充电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插座,该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座包括:充电引脚;封装部,所述封装部包裹所述充电引脚,所述封装部内设有插接口,且至少部分所述充电引脚从所述插接口伸出;壳体,所述壳体包裹所述封装部,且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为均热板。该均热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能够将充电引脚产生的热量快速辐射出去,从而避免了热量在充电插座上的聚集,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大功率快速充电技术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解决了电子设备充电时间长、充电效率低等问题。但是充电功率的增大,会造成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座发热等问题。
现有的充电插座主要包括充电引脚、封装部和壳体,充电引脚被封装部包裹,从而通过该封装部安装在壳体上。该充电插座主要依靠各部件的制造材料自身的导热性,将热量辐射出去,以达到散热的目的。
然而,上述充电插座中,产生热量的主要是充电引脚,封装部和壳体的导热性较差。当充电引脚产生的热量没有及时辐射出去时,会造成热量的聚集,以至于引起充电插座的损坏,甚至烧毁电子设备的情况,导致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此种问题尤其在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较大时更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插座,以解决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座,包括:
充电引脚;
封装部,所述封装部包裹所述充电引脚,所述封装部内设有插接口,且至少部分所述充电引脚从所述插接口伸出;
壳体,所述壳体包裹所述封装部,且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为均热板。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充电插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座中,当充电引脚产生的热量由封装部传递给壳体时,由于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为均热板,该均热板具有更好的导热性能,因此热量能够快速辐射出去,从而避免了热量的聚集,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充电插座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充电插座中,内壳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公开的充电插座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充电插座中,外壳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均热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充电引脚、200-封装部、210-支架、220-引脚固定部、221-容纳槽、300-壳体、310-外壳、311-第一侧板、312-第二侧板、313-连接板、320-内壳、321-第一斜面、322-第二斜面、400-均热板、410-基板、411-第一面、412-第二面、420-支撑柱、430-内腔、440-毛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0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VQC调容调抗开关投切位置检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无线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