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型小麦玉米高地隙耕种管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8063.2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2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窦乐智;窦文彤;许凯;胡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窦乐智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B51/0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杨彪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 小麦 玉米 高地 耕种 一体机 | ||
一种重型小麦玉米高地隙耕种管一体机,包括门型架,所述门型架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横梁,两根第一横梁的端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纵梁,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梁构成矩形框架,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竖直设有四根竖梁,每根竖梁的底部均安装转向装置,每个转向装置下部各安装一个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上安装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其上的门型架和行走轮能实现在田间时的宽幅行走作业,以提高整体作业效率,同时也能实现窄幅道路行驶,以便于车辆通行。其上的升降平台和喷淋装置能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高度进行调节,以便于在不损伤作物的前提下进行精准的高效植保、节水灌溉等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重型小麦玉米高地隙耕种管一体机。
背景技术
在我国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的耕种管生产过程中,由于配套的机械功能比较单一,机型偏小,因而机械配备数量多,需多台机械轮番作业,作业效率低,压地严重,生产成本高;特别是土地规模经营,由于高效植保、节水灌溉、中耕追肥等田间管理机械化程度低,难以稳产高产。如何减少机械配备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植保和节水灌溉效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型小麦玉米高地隙耕种管一体机,其门型架上部的升降平台能根据不同作物进行升降调节,喷淋装置也能根据作物的高度进行上下调整,整体装置能在不损伤作物的前提下,高效完成小麦玉米的节水灌溉、植保及耕种等作业,一台机械设备便可完成上述工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型小麦玉米高地隙耕种管一体机,包括门型架,所述门型架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第一横梁,两根第一横梁的端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纵梁,第一横梁和第一纵梁构成矩形框架,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竖直设有四根竖梁,每根竖梁的底部均安装转向装置,每个转向装置下部各安装一个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上安装驱动装置,在同一侧的两根竖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纵梁,每根第二纵梁与同侧第一纵梁上下对应,所述门型架上安装有升降平台,升降平台的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与竖梁相配合的第一透槽,矩形框架上安装有两套平台提升装置,平台提升装置能带动升降平台沿着竖梁上下移动,在所述升降平台一侧固定安装有发动机、电机、液压泵站和动力传动装置,升降平台两端位置处均固定安装第一水箱,两第一水箱之间安装有两个滚筒,两滚筒之间设置隔板,隔板固定安装在升降平台上,所述滚筒的外周均缠绕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的一端穿过滚筒并与滚筒内部的第一转动轴相联通,所述第一转动轴内部中空,其两端通过轴承和密封圈与两侧的第一水箱相联通,对应于每个滚筒的位置,在升降平台上开设有第二透槽,每个滚筒的第一水管的另一端均经由第二透槽穿出升降平台,在所述滚筒和发动机之间的升降平台上固定安装第二水箱,第二水箱与两侧的第一水箱联通,所述门型架的前端安装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转动杆,转动杆铰接在第二纵梁的外侧,两根转动杆之间安装有定喷淋管,其中第二水箱通过第二水管与定喷淋管相联通,第二水管上安装第一控制阀,在所述定喷淋管的两端均设有动喷淋管,动喷淋管与定喷淋管之间通过软管相联通,所述动喷淋管铰接在转动杆上,在所述转动杆上安装有喷淋升降装置,喷淋升降装置能带动转动杆在高度方向上升降,所述升降平台的一侧位置设有驾驶室,驾驶室位于门型架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窦乐智,未经窦乐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8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业树木假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乳腺外科用理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