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融智能设备客户物品防遗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7195.3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7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叶先建;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乐蝠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融 智能 设备 客户 物品 遗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融智能设备客户物品防遗漏装置,包括载物部件、重力感应组件、自供电部件、报警器、PLC控制器,所述载物组件安装在ATM机上,所述重力感应组件内嵌于地面,所述自供电部件安装在重力感应装置内,所述报警器安装在ATM机侧壁上,所述PLC控制器与重力感应组件、载物组件、报警器电连接,所述自供电部件与指示灯组件、PLC控制器、报警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人们容易将物品遗落或遗失在ATM机上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TM机优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融智能设备客户物品防遗漏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在操作ATM机时经常会随手将物品放置在ATM机上,而离开时又经常会遗落,导致增加许多麻烦,甚至是贵重物品丢失从而导致损失,而现有的ATM机的密码输入面板上形成一个可放物品的平台,又没有提醒或防遗落的装置,导致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遗失问题屡次出现,因此设置一种防止物品遗漏的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融智能设备客户物品防遗漏装置,来解决人们在使用ATM机的过程中经常将物品遗落在ATM机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金融智能设备客户物品防遗漏装置,包括载物部件、重力感应组件、自供电部件、报警器、PLC控制器,所述载物组件安装在ATM机上,所述重力感应组件内嵌于地面,所述自供电部件安装在重力感应装置内,所述报警器安装在ATM机侧壁上,所述PLC控制器与重力感应组件、载物组件、报警器电连接,所述自供电部件与指示灯组件、PLC控制器、报警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站在ATM机前对ATM机进行操作时,若将物品放在ATM机上的载物部件上,则载物组件与重力感应装置发出信号给PLC控制器,当人离开且物品未取走时,重力感应组件信号消失,载物部件信号持续,PLC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发出警示音,提醒人们物品遗落在ATM机上,以解决人们容易将物品遗落或遗失在ATM机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物部件包括载物盒、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指示灯组件,所述载物盒安装在ATM机的机体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载物盒外底壁,所述红外传感器嵌设在载物盒内侧壁上,所述指示灯组件、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将物品放在载物盒内时,压力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同时将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以保证其中装置的正常工作,同时指示灯组件可在增加载物盒的醒目效果以及在夜间的照明效果,防止人们将物品遗落在ATM机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物盒为长方形结构且盒底内一端设有沉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现在大部分人都使用手机且手机个体价值较高,遗失之后麻烦且损失较大,所以在载物盒内设有沉槽,用来插放手机,这样便于放入和拿取,降低了遗忘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重力感应组件包括脚踏板、重力感应器和弹性底座,所述脚踏板上表面与地面重合,所述弹性底座安装在脚踏板下方且用于支撑脚踏板,所述重力感应器安装在脚踏板下表面上,所述重力感应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底座用来支撑脚踏板完成平稳下降的功能,重力感应器用来检测是否有人站立在脚踏板上,并将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由PLC控制器判定是否需要执行提示功能,防止人们将物品遗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底座包括底板、支撑棒、套筒和支撑弹簧,所述套筒竖直固接在底板中心,所述支撑棒滑移连接在套筒内,所述支撑弹簧安装在支撑棒下方的套筒内,所述支撑棒伸出套筒一端固接在脚踏板下表面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乐蝠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乐蝠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7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