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延时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5265.1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6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邓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建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黄焯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时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时风扇,该延时风扇包括扇框、电机、风扇驱动模块以及转动设置于扇框的扇叶,所述风扇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电机带动扇叶转动;所述延时风扇还包括储电模块,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入端用于外接电源,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与风扇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储电模块用于存储从电源输送的电能,并于电源断开后对风扇驱动模块供电。本实用新型的延时风扇,解决了目前散热风扇断电即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时风扇。
背景技术
散热风扇的工作原理是按能量转化来实现的,即通过电能转换成电磁能,再由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最终由动能输出,使得空气形成对流。目前的散热风扇仅能通过接电运行,散热风扇一旦断电后就会立马停止转动,给实际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时风扇,解决了目前散热风扇断电即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延时风扇,包括扇框、电机、风扇驱动模块以及转动设置于扇框的扇叶,所述风扇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电机带动扇叶转动;所述延时风扇还包括储电模块,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入端用于外接电源,所述储电模块的输出端与风扇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储电模块用于存储从电源输送的电能,并用于在断开电源后对风扇驱动模块供电。
其中,所述储电模块包括电阻R2、三端集成稳压器、二极管D1、二极管D2以及电容C2,所述电阻R2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三端集成稳压器、二极管D1以及二极管D2串联;所述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于二极管D1与二极管D2之间,所述二极管D2与风扇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的接地端以及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型号为78L05,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的IN端与电阻R2电性连接,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的OUT端与二极管D1电性连接,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的GND端接地。
其中,所述电容C2的电容量不小于0.01F。
其中,所述延时风扇还包括隔离二极管D3,所述隔离二极管D3并联于储电模块。
其中,所述风扇驱动模块包括驱动IC1、电感L1、电阻R3、电阻R1以及三极管Q2,所述驱动IC1的型号为1257,所述驱动IC1的引脚1与储电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IC1的引脚2与电感L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IC1的引脚3分别与电感L1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IC1的引脚4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2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以及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用于与电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解决了目前散热风扇断电即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延时风扇,通过设置有储电模块,当本实用新型的延时风扇外接电源时,由外接电源对储电模块进行充电,同时对风扇驱动模块进行供电,从而保证电机转动从而带动扇叶转动;外接电源断开后,储电模块开始对风扇驱动模块进行放电,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延时风扇在断电后仍可运行一段时间,解决了目前散热风扇断电即停的问题,方便了实用新型的使用。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建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建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5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喷淋大小的喷淋机喷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二次灌浆用斜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