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级多元相变储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8573.1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6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倬凡;荣岩;孙睿姬;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刘桂荣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相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级多元相变储热装置,涉及储热装置领域。包括第一储热箱和第二储热箱,两储热箱外面均包覆保温棉,第一储热箱内设有第一级相变材料并固定有第一支撑板,第二储热箱内设有第二级相变材料并固定第二支撑板,两个储热箱通过螺旋设置的集热液管道串联在一起,集热液管道外均缠绕设有翅片。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级储热的结构及多元相变储热材料,同时集成了两种温度区,提高了换热效果和热量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热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双级多元相变储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且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课题。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储热装置的储热材料多为单级单相变材料,储热温度区间单一,在用途方面具有局限性,而且单级装置能量利用率较低。
且市面现有的换热管道多为竖直管道,该类型管道传热效果较差。如何提高换热效果及热量利用率,增加储热温度区间的输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申请号为 201820116662.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级相变储热装置,设置在热源介质与冷源介质之间,包括相变温度逐渐升高、相互并联设置的一级相变储热装置、二级相变储热装置和三级相变储热装置,用于接收热源并根据热源介质的温度以及自身内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应的启闭一级、二级、三级相变储热装置以进行储热,并分别向不同温度需要的地方供热。此发明三个储热装置采用不同相变温度的材料并采用并联的方式输出能量,能解决不同用途对不同温度的需求,但是其原理与市面上的单级储热装置类似,能量利用率低,容易造成热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级多元相变储热装置,采用双级储热的结构及多元相变储热材料,同时集成了两种温度区,提高了换热效果和热量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级多元相变储热装置,包括第一储热箱和第二储热箱,所述第一储热箱内设有第一级相变材料并固定有第一支撑板,第一集热液管道穿过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集热液管道入口伸出所述第一储热箱一侧外面,所述第一集热液管道出口伸出所述第一储热箱相对一侧外面并通过控制阀与第二集热液管道入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热液管道穿过所述第二储热箱,所述第二储热箱内设有第二级相变材料,所述第二储热箱内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集热液管道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板,第二集热液管道出口伸出所述第二储热箱外面,在所述第一集热液管道和所述第二集热液管道外均缠绕设有翅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集热液管道呈螺旋环绕形设置在所述第一储热箱内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集热液管道呈螺旋环绕形设置在所述第二储热箱内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储热箱外面覆盖包裹保温棉。
优选地,所述第二储热箱外面覆盖包裹保温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第一集热液管道与第二集热液管道均呈螺旋环绕形设置在储热箱内部,增加了集热液管道与相变材料的换热长度,换热效果好,换热速度快。
2、第一储热箱和第二储热箱外面均覆盖包裹保温棉,减少内部热量流失,提高热量利用率,节省了热能资源。
3、两个储热箱内分别设有相变温度不同的多元相变材料并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生成两个温度区间,增加了其用途,提高了热量利用率,节省了热能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85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生产用氧化石墨烯储存罐
- 下一篇:一种电容触摸屏生产线用蚀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