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涂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5226.3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5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钧然;陈智博;林阳;刘培凯;王占丁;肖华;谷万龙;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德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0 | 分类号: | B05B13/00;B05B12/0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涂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涂油器。轨道涂油器,包括一对涂油轮以及供油系统,供油系统包括油泵与油箱,油泵将油箱里的油通过输油管输送到涂油轮中,油泵的数目为两个,每个油泵分别为一个涂油轮供油,还包括油泵控制单元与止回单向阀。所述油泵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传感器、驱动模块、拨码开关,蓄电池以及电源转换模块;蓄电池与电源转换模块相连,电源转换模块与控制器及驱动模块相连,传感器、驱动模块、拨码开关均与控制器相连,驱动模块与油泵相连;所述止回单向阀安装在输油管上。本实用新型可精确控制涂油量,无需外接电源,安全性高,不易出现渗油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涂油器。
背景技术
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轨道不断摩擦,不经常维护涂油,会造成大车车轮及天车轨道的磨损从而影响使用寿命。
目前维护轨道的方式普遍采用人工涂油,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一方面,轨道安装高度较高,涂油过程存在极大不便和危险;另一方面,轨道长度较长,劳动强度大易产生疲劳从而进一步提升危险程度。
201721063845.0公开了一种“起重机轨道涂油器”,能够通过控制大车运行而自动完成轨道涂油,存在如下不足:1、油泵成本较高,而且无法控制油泵,无法控制涂油量;2、需要外接电源,实施困难,安全性差;3、容易出现渗油现象;4、无法测量环境温度,无法依据环境温度评测润滑油的粘度,无法精确控制涂油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涂油器。可精确控制涂油量,无需外接电源,安全性高,不易出现渗油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轨道涂油器,包括一对涂油轮以及供油系统,供油系统包括油泵与油箱,油泵将油箱里的油通过输油管输送到涂油轮中,油泵的数目为两个,每个油泵分别为一个涂油轮供油,还包括油泵控制单元与止回单向阀。
所述油泵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传感器、驱动模块、拨码开关,蓄电池以及电源转换模块;蓄电池与电源转换模块相连,电源转换模块与控制器及驱动模块相连,传感器、驱动模块、拨码开关均与控制器相连,驱动模块与油泵相连;所述止回单向阀安装在输油管上。
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将蓄电池提供的12V直流电源分别转换为直流5V和直流3.3V,供控制器和驱动模块使用。
所述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脉冲信号,输出驱动信号至驱动模块,驱动模块驱动油泵进行喷油动作,精确控制涂油量。
所述控制器采用单片机,型号为STM32L433CCT6,芯片自身可测量环境温度。
所述驱动模块的驱动芯片型号为MC33887。
所述拨码开关型号为ERD50。
所述传感器采用干舌簧传感器,型号为ORD213。
所述止回单向阀包括第一阀体、弹簧、钢珠、密封圈与第二阀体;密封圈、钢珠、弹簧依次安装在第二阀体内,钢珠抵在密封圈上,弹簧一端抵在钢珠上,另一端与第一阀体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有油泵控制单元,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脉冲信号,输出驱动信号至驱动模块,驱动模块驱动油泵进行喷油动作,精确控制涂油量。
2、设有蓄电池,无需外接电源,容易实施,提高了涂油的安全性。
3、设有止回单向阀,防止不工作时油泵的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自流入涂油轮,避免渗油现象;同时防止回油,保证精确控制涂油量。
4、STM32L433CCT6型单片机可测量环境温度,可依据环境温度评测润滑油的粘度,从而精确控制涂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德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德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5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马桶椅
- 下一篇:一种水稻栽培种植插秧机用秧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