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流极内布的短距布极接地电阻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2391.3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7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光;罗宇鹰;朱鹏屹;张俊;甘新;倪文峰;唐政;陈正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江津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20 | 分类号: | G01R27/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李金蓉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极内布 短距布极 接地 电阻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流极内布的短距布极接地电阻测量装置,激励源的输出端与布极面板相连,布极面板向外布设电流极和电压极,以及连接杆塔接地引下线;布极面板还与信号采集系统的输入端相连,信号采集系统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相连,中央处理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激励源的输入端相连,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实时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源模块分别为激励源、信号采集系统、中央处理器和实时显示模块供电。本实用新型在布极距离有限的复杂地形下工作性能突出。本实用新型便携轻巧,可以实现接地电阻的一键式测量,使用方便高效,且测量过程中无须拆除接地引下线,能够大大提高巡检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杆塔接地电阻值测量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短距离布极的接地电阻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杆塔接地电阻值与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密切相关,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起着巨大的作用。接地电阻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三极法,采用接地体电流注入极G、电流极C和电压极P三个电极构成,通过向接地体注入电流I,并测量电压极电压U,得到接地电阻值R=U/I。但三极法测量时必须断开接地引下线,测量过程费时费力,某些杆塔接地引下线难以断开导致传统三极法不适用;三极法布极距离过长,土壤电阻率较高地区布极距离需达到100m,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无法满足布极条件,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目前,已经出现一些能够缩短布极距离的布极方式,例如四级法、五级法、塔基内布极法,这些方法只能少量缩短布极距离,且必须以增加布极数量为前提,这就造成原有三极法设备不适用的情况。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找到一种使用方便且能够有效缩短布极距离的杆塔接地电阻测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电流极内布的短距布极接地电阻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注入高频激励信号的方式,充分利用避雷线电感作用,使90%以上的高频激励信号通过大地散流,实现不断开接地引下线测量杆塔接地电阻;采用了电流极内布的布极方式,在传统三极法的基础上将电位补偿点选择在电流极外部,再结合接地电阻半球形电流溢散模型的限制条件,将电流极布置在电压极与接地引下线之间,缩短布极距离为传统三极法的60%。电流极内布法可以在不增加电流回收极数量的基础上缩短布极距离,布线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流极内布的短距布极接地电阻测量装置,包括激励源、布极面板、信号采集系统、中央处理器、实时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所述激励源的输出端与布极面板相连,布极面板向外布设电流极和电压极,以及连接杆塔接地引下线;布极面板还与信号采集系统的输入端相连,信号采集系统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相连,中央处理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激励源的输入端相连,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实时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源模块分别为激励源、信号采集系统、中央处理器和实时显示模块供电。
进一步,所述布极面板具有电流注入端口、电流回收端口和电压检测端口,电流注入端口连接杆塔接地引下线,通过电流回收端口和电压检测端口分别布设电流极和电压极。通过布极面板进行检测连路的布设,更方便线路的管理,减少出错。
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激励源电流注入端口提供激励信号,电流注入端口连接杆塔接地引下线,向接地体中注入高频电流信号;信号采集系统采集布极面板上电流回收端口和电压检测端口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布极方式为电流极内布,所述电流极布设在杆塔接地引下线与电压极之间。
更具体地,所述激励源包括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模块,中央处理器控制信号发生器产生高频激励信号,经功率放大模块进行放大处理后,注入杆塔接地引下线。
更具体地,所述信号采集系统包括滤波模块和AD转换模块,滤波模块对从布极面板上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进行滤波去噪,再由AD转换模块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用于中央处理器处理。中央处理器计算接地电阻采用的方法可以是现有的接地电阻计算方法,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在,此处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江津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江津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23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透析管路
- 下一篇:一种破碎质量好的旋回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