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1119.1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2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春;雷谢福;杨国文;赵卫东;陈家洛;李特;陆翼森;朱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度亘激光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26;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夹具 冷却 结构 | ||
一种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单元,用于在测试时对待测试器件进行散热;热沉,用于承载待测试器件,同时在测试时对待测试器件进行散热;导热正极块,用于在测试时为待测试器件供电以进行测试,同时将待测试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单元或/和热沉;导热负极块,用于在测试时为待测试器件供电以进行测试,同时将待测试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单元或/和热沉;所述导热正极块和导热负极块设于热沉与第一散热单元之间,导热正极块和导热负极块之间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散热单元设于导热正极块和导热负极块上方,以此在导热正极块、导热负极块及第一散热单元之间形成一散热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器件测试领域,涉及一种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尤其适用于激光器芯片的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半导体器件测试时会产生热量,热量积累使得半导体器件表征参数发生变化,导致无法准确测得半导体器件的真实参数,尤其是对于功率高的半导体器件,测试过程中的散热尤为重要。
测试时最大的难点在于为半导体器件提供一个额定温度,由于测试时器件并未被封装到热沉上,半导体器件的底部难以与热沉紧密结合,导致散热效率低。随着半导体器件功率的提升,大量的热累积会影响半导体器件性能参数的检测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其目的在于在测试时,对待测试器件进行高效散热,以保证准确的测试结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其创新在于:包括:
第一散热单元,用于在测试时对待测试器件进行散热;
热沉,用于承载待测试器件,同时在测试时对待测试器件进行散热;
导热正极块,用于在测试时为待测试器件供电以进行测试,同时将待测试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单元或/和热沉;
导热负极块,用于在测试时为待测试器件供电以进行测试,同时将待测试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单元或/和热沉;
所述导热正极块和导热负极块设于热沉与第一散热单元之间,导热正极块与热沉之间导热连接,导热负极块与热沉之间导热连接,导热正极块和导热负极块之间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散热单元设于导热正极块和导热负极块上方,以此在导热正极块、导热负极块及第一散热单元之间形成一散热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散热单元,用于在测试时对热沉进行散热;
所述热沉设于第二散热单元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沉与第二散热单元之间设有导热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散热单元为TEC散热器或液冷/气冷式散热器,当第一散热单元为TEC散热器时,该TEC散热器的冷侧朝向导热正极块及导热负极块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散热单元为TEC散热器或液冷/气冷式式散热器,当第二散热单元为TEC散热器时,该TEC散热器的冷侧朝向所述热沉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TEC为半导体致冷器(Thermo Electric Cooler)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珀尔帖效应制成的。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测试状态下,待测试器件置于热沉上,待测试器件与导热正极块、导热负极块、第一散热单元之间均具有间距,待测试器件的正极与导热正极块之间导电连接,待测试器件的负极与导热负极块之间导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正极块与热沉之间为面接触,提高了热传递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负极块与热沉之间为面接触,提高了热传递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度亘激光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度亘激光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1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炉的开门组件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接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