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1119.1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2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春;雷谢福;杨国文;赵卫东;陈家洛;李特;陆翼森;朱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度亘激光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26;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夹具 冷却 结构 | ||
1.一种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散热单元(1),用于在测试时对待测试器件(8)进行散热;
热沉(5),用于承载待测试器件(8),同时在测试时对待测试器件(8)进行散热;
导热正极块(2),用于在测试时为待测试器件(8)供电以进行测试,同时将待测试器件(8)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单元(1)或/和热沉(5);
导热负极块(3),用于在测试时为待测试器件(8)供电以进行测试,同时将待测试器件(8)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单元(1)或/和热沉(5);
所述导热正极块(2)和导热负极块(3)设于热沉(5)与第一散热单元(1)之间,导热正极块(2)与热沉(5)之间导热连接,导热负极块(3)与热沉(5)之间导热连接,导热正极块(2)和导热负极块(3)之间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散热单元(1)设于导热正极块(2)和导热负极块(3)上方,以此在导热正极块(2)、导热负极块(3)及第一散热单元(1)之间形成一散热空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散热单元(6),用于在测试时对热沉(5)进行散热;
所述热沉(5)设于第二散热单元(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沉(5)与第二散热单元(6)之间设有导热块(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单元(1)为TEC散热器,该TEC散热器的冷侧朝向导热正极块(2)及导热负极块(3)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单元(6)为TEC散热器,该TEC散热器的冷侧朝向热沉(5)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测试状态下,待测试器件(8)置于热沉(5)上,待测试器件(8)与导热正极块(2)、导热负极块(3)、第一散热单元(1)之间均具有间距,待测试器件(8)的正极与导热正极块(2)之间导电连接,待测试器件(8)的负极与导热负极块(3)之间导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正极块(2)与热沉(5)之间为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负极块(3)与热沉(5)之间为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器件(8)与散热空间(7)的高度比为0.01~0.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第一散热单元(1)及第二散热单元(6)分别设置有散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度亘激光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度亘激光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11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炉的开门组件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接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