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折调整复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75253.0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5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毕云龙;曹阳;赵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6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静***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折 调整 复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骨折调整复位装置,包括两个调节螺母、至少两个用于分别固定在骨骼近端与远端的连接块、连接杆;连接杆有与调节螺母配合的螺纹部以及与连接块中两个平行的圆孔配合的圆柱部;一个调节螺母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一个连接杆,连接块通过圆孔套在两个调节螺母同侧连接的两个连接杆上;连接块具有轴线与圆孔垂直的螺纹孔,用于锁定螺钉穿过后植入骨骼将连接块固定在骨骼上;还包括锁止螺钉,用于在调节好位置的调节螺母内侧植入骨骼以锁止调节螺母。本实用新型可在不拆除螺钉下经调节螺母实现骨折断端的加压,实现轴向加压效果,能改变连接杆长度,实现骨折断端的侧方成角移位的矫正,避免畸形愈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折调整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为目前治疗骨折的主流技术。由于人体骨的形态大小及生物学特殊性,手术固定时不能在骨上反复钻孔及调整螺钉位置,否则将导致内固定物对骨的把持力下降。但在实际操作中,因手术医师复位固定手法及临床经验的差异,有时出现固定后发现骨折断端复位不良,但已无法调整,这种情况可能造成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及精神上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骨折调整复位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骨折调整复位装置,包括两个调节螺母、至少两个用于分别固定在骨骼近端与远端的连接块、连接杆;连接杆有与调节螺母配合的螺纹部以及与连接块中两个平行的圆孔配合的圆柱部;一个调节螺母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一个连接杆,连接块通过圆孔套在两个调节螺母同侧连接的两个连接杆上;连接块具有轴线与圆孔垂直的螺纹孔,用于锁定螺钉穿过后植入骨骼将连接块固定在骨骼上;还包括锁止螺钉,用于在调节好位置的调节螺母内侧植入骨骼以锁止调节螺母。
优选的,所述锁止螺钉具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配合的螺纹钉帽。
优选的,所述锁止螺钉的钉帽为正多边形结构,与调节螺母外表面接触以防止调节螺纹旋转。
优选的,两个圆孔对称布置在连接块内,所述螺纹孔位于两个圆孔之间。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为两端具有弧形部的板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骨折固定完成后,可在不拆除螺钉的情况下通过调节螺母实现骨折断端的加压,使骨折断端接触更加紧密,促进骨折愈合,实现轴向加压效果。
2.通过调整两枚调节螺母中的一个或两个,改变连接杆长度,实现骨折断端的侧方成角移位的矫正目的,避免畸形愈合。
3.对于骨不连病例,可在不拆除原固定物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调节螺母增加骨折断端间隙,充分清理骨断端,植骨后再次加压固定。
4.单连接杆固定时可纠正骨折断端旋转移位,调节螺母旋转至满意位置后在调节螺母旁拧入锁止螺钉即可防止限制调节螺母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骨折调整复位内固定装置中的组合示意图。
图2-3分别是骨折调整复位内固定装置中的连接块的主视以及A-A线剖面示意图。
图4-5分别是骨折调整复位内固定装置中的锁定螺钉主视以及左视示意图。
图6是骨折调整复位内固定装置中的连接杆示意图。
图7-8分别是骨折调整复位内固定装置中的调节螺母的主视以及左视示意图。
图9-10分别是骨折调整复位内固定装置中的锁止螺钉的主视以及右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52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备检测搬运装置
- 下一篇:用于测量秒脉冲信号时差的电路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