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73166.1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0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裕琪;张显明;王静;苏明;张忆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晶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92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于德江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淤泥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包括:支架、固接于支架上的外筒、吸泥泵、设于外筒内的内滤筒及固接于外筒底部用于驱动内滤筒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外筒底部连通有出水管,吸泥泵将淤泥吸入内滤筒内,内滤筒在驱动电机作用下转动,使淤泥中的水从内筒流入外筒内积蓄,并最终从出水管排出,既实现了淤泥的清理,又去除了淤泥中的积水,大大提高了清理效率及清理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清理河道淤泥时,大多由操作人员乘船通过架设在船体上的吸泥泵将河道中的淤泥抽到船舱内,但是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无法及时排出,导致船舱内重量大,清理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淤泥中的水分排出的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固接于支架上的外筒、吸泥泵、设于外筒内的内滤筒及固接于外筒底部用于驱动内滤筒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外筒底部连通有出水管,吸泥泵将淤泥吸入内滤筒内,内滤筒在驱动电机作用下转动,使淤泥中的水从内筒流入外筒内积蓄,并最终从出水管排出,既实现了淤泥的清理,又去除了淤泥中的积水,大大提高了清理效率及清理质量,
所述吸泥泵的进入端连通有吸泥管道,输出端连通有插入内滤筒内的出泥管,启动吸泥泵,淤泥在负压作用下沿吸泥管道进入内滤筒内,
所述内滤筒侧壁设有出水孔,内滤筒内设有过滤网,所述驱动电机转轴穿过外筒与内滤筒底部可拆卸连接,驱动电机带动内滤筒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水分从内滤筒中进入外筒内。
优选的,所述外筒内壁固接有内凸缘,所述内滤筒侧壁固接有导向轮,驱动电机带动内滤筒转动时,导向轮沿内凸缘转动,导向轮的下端架设在内凸缘上,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同时使内滤筒在驱动电机作用下转动更加流畅。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转轴上端固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上固接有定位杆,所述内滤筒底部设有与定位杆对应的定位孔,使内滤筒与驱动电机既可以实现驱动,又可以与驱动电机分离,将内滤筒内的淤泥倒出。
优选的,所述内滤筒上端固接有连接耳,通过连接耳可以连接吊绳,将内滤筒从外筒内抬出,从而将淤泥倒出。
优选的,所述外筒底部固接有扣合在驱动电机外的保护壳,避免水流入驱动电机内,造成电机受损。
优选的,所述吸泥管道自由端固接有集泥罩,增加吸取面积,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吸泥泵将淤泥吸入内滤筒内,内滤筒在驱动电机作用下转动,使淤泥中的水从内筒流入外筒内积蓄,并最终从出水管排出,既实现了淤泥的清理,又去除了淤泥中的积水,大大提高了清理效率及清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外筒,3.吸泥泵,4.内滤筒,5.驱动电机,6.出水管,7.吸泥管道,8.出泥管,9.出水孔,10.内凸缘,11.导向轮,12.连接盘,13.定位杆,14.连接耳,15.保护壳,16.集泥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晶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晶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3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植入式血液透析导管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地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