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护壳体及监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42281.2 | 申请日: | 2019-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2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祯;翟佳佳;孟凡勇;周方亮;苗亮亮;贾彦兵;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17/56 | 分类号: | G03B17/56;G03B17/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韩梦嘉 |
| 地址: | 10019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壳体 监测 设备 | ||
一种防护壳体及监测设备,涉及监测设备技术领域,所述防护壳体包括具有相机安装腔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镜头孔,所述镜头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镜头孔的一侧设置有柔性防撞块,所述柔性防撞块凸出于所述外壳。所述监测设备包括所述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对于相机起到保护作用,通过柔性防撞块减轻撞击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减轻对于相机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护壳体及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地铁的驾驶室内通常安装有相机,相机位于前挡风玻璃旁,以对于轨道上的障碍物(例如人、动物或其他物体)进行监测。若监测发现有障碍物,则及时反馈报警,以供驾驶员进行应急处理。
但是,为使得相机录制更为清晰,因此相机与挡风玻璃之间距离较近,因此在地铁行驶过程中,相机的镜头极易在晃动过程中撞击挡风玻璃,若产生急刹车等情况,相机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壳体及监测设备,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相机与挡风玻璃之间的撞击,以提高相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护壳体,其包括具有相机安装腔的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镜头孔,所述镜头孔与所述相机安装腔连通,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镜头孔的一侧设置有柔性防撞块,所述柔性防撞块凸出于所述外壳。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壳和后壳,所述镜头孔和所述柔性防撞块均设置于所述前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围设形成所述相机安装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镜头孔包括第一镜头孔和第二镜头孔,所述第一镜头孔与所述后壳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镜头孔与所述后壳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防撞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有一个所述柔性防撞块安装于所述第一镜头孔与所述第二镜头孔之间,至少有一个所述柔性防撞块安装于所述第二镜头孔远离所述第一镜头孔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壳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柔性防撞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柔性防撞块的部分区域伸出于所述安装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壳设置有结构加强部,所述结构加强部为波浪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后壳内壁设置有加强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后壳设置有散热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壳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后壳设置有通孔,所述后壳设置有延伸槽,所述延伸槽与所述通孔连通,且沿所述通孔的轴线延伸,定位螺栓穿过所述通孔旋入所述螺纹孔。
一种监测设备,其包括相机和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防护壳体,所述相机安装于所述防护壳体的相机安装槽,所述相机的镜头朝向所述防护壳体的镜头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相机安装于外壳的相机安装腔中,相机的镜头朝向外壳的镜头孔,以透过镜头孔拍摄。当将防护壳体安装到驾驶室时,将镜头孔朝向挡风玻璃一侧,以使得位于防护壳体内的相机能够透过挡风玻璃拍摄位于地铁前方的轨道情况。由于在外壳上设置有柔性防撞块,且柔性防撞块与镜头孔位于同一侧,因此柔性防撞块与挡风玻璃之间的距离最近。因此,当防护壳体与挡风玻璃产生撞击时,柔性防撞块首先与挡风玻璃接触,柔性防撞块能够发生形变以抵消部分冲击力,从而为外壳起到缓冲作用,减轻传递到外壳上的冲击力。
综上,防护壳体对于相机起到保护作用,能够减轻相机与挡风玻璃之间的撞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银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2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臂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全站仪的矿井高程联系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