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壳体螺母的螺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2272.0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9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大矢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77/00 | 分类号: | F02B77/00;F02F7/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陈砚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螺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螺母的螺合结构。该结构包括壳体螺母和螺钉,壳体螺母具备夹持发动机底盖上的维护口的开口边缘部的夹持部、和从该夹持部上形成的贯通孔的周边向垂直于该夹持部的方向延伸出的筒状的螺钉插入部,螺钉穿过维护口的维护口盖上的螺钉插入孔、发动机底盖上的螺钉插入孔、及夹持部上的贯通孔而与螺钉插入部螺合,将维护口盖紧固连接在发动机底盖上,螺钉插入部具备与螺钉螺合用的螺纹部、和从该螺纹部的前端延长出的延长部,在维护口盖被螺钉和壳体螺母紧固连接在发动机底盖上的状态下,螺钉的尖端位于延长部的内部。基于上述结构,能防止其它部件触碰到螺钉的尖端时被该尖端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维护口盖安装在发动机底盖上的壳体螺母的螺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汽车发动机室的下侧设置有发动机底盖,该发动机底盖上形成有维护口。通常情况下,维护口被维护口盖罩住,只有在进行发动机油交换等维护作业时,维护口才被打开。如此,能改善汽车行驶时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通常,将维护口盖安装在发动机底盖上,需要使用壳体螺母和螺钉。图6是表示用壳体螺母a和螺钉d安装的维护口盖的安装部分的截面图。如图6所示,在发动机底盖b的维护口b2的开口边缘部b3及维护口盖c的外缘部c2上分别形成有螺钉插入孔b1、插入孔c1。壳体螺母a具有用于从上下两侧将发动机底盖b的开口边缘部b3夹持的夹持部a1、及用于使紧固连接用的螺钉d插入的圆筒形的螺钉插入部a2。夹持部a1具有上侧盘a3和下侧盘a4。在上侧盘a3、下侧盘a4上分别形成有贯通孔a5、贯通孔a6。贯通孔a5、贯通孔a6的中心线与螺钉插入部a2的中心线相重合。
在发动机底盖b上安装维护口盖c时,先将发动机底盖b的开口边缘部b3夹持在夹持部a1的上侧盘a3与下侧盘a4之间,在此状态下,使螺钉插入孔b1、插入孔c1、贯通孔a5、贯通孔a6相互位置对齐,并将垫圈e垫在维护口盖c的下侧,然后,将螺钉d的螺杆部d1依次插入垫圈e的开口e1、维护口盖c的螺钉插入孔c1、下侧盘a4的贯通孔a6、发动机底盖b的螺钉插入孔b1、上侧盘a3的贯通孔a5,然后旋拧到螺钉插入部a2中。由此,便能用壳体螺母a和螺钉d将维护口盖c安装在发动机底盖b上。
然而,将维护口盖c安装在发动机底盖b上的状态下,螺钉d的尖端部分(钉部)突出到壳体螺母a的螺钉插入部a2的外部(上方)。由于螺钉d的尖端较尖锐,所以在螺钉d的尖端触碰到其它部件的情况下,有可能将其它部件损坏。例如,在汽车行驶中,若上下振动时发动机的油底壳(未图示)触碰到螺钉d的尖端,则油底壳有可能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螺钉的尖端损坏其它部件的壳体螺母的螺合结构。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螺母的螺合结构,该壳体螺母的螺合结构包括壳体螺母和螺钉,所述壳体螺母具备用于夹持发动机底盖上的维护口的开口边缘部的夹持部、和从该夹持部上形成的贯通孔的周边向垂直于该夹持部的方向延伸出的筒状的螺钉插入部,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维护口的维护口盖上形成的螺钉插入孔、所述发动机底盖上形成的螺钉插入孔、及所述夹持部上的所述贯通孔而与所述螺钉插入部螺合,将所述维护口盖紧固连接在所述发动机底盖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插入部具备与所述螺钉螺合用的螺纹部、和从该螺纹部的前端延长出的延长部,在所述维护口盖被所述螺钉和所述壳体螺母紧固连接在所述发动机底盖上的状态下,所述螺钉的尖端位于所述延长部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壳体螺母的螺合结构的优点在于,能防止螺钉的尖端将其它部件损坏。具体而言,将维护口盖安装在发动机底盖上时,用壳体螺母的夹持部夹住维护口的开口边缘部,使维护口盖上形成的螺钉插入孔及发动机底盖上形成的螺钉插入孔与夹持部的贯通孔位置对齐,在此状态下,将螺钉穿过上述各螺钉插入孔及贯通孔,然后旋拧到螺钉插入部的螺纹部上,便可将覆盖维护口的维护口盖紧固连接在发动机底盖上,此时,由于螺钉的尖端位于螺钉插入部的延长部的内部,所以不会将其它部件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2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镇、乡村用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加工效率的揉面压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