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卫生间墙体模块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5138.2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7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毅;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筑建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倪中翔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卫生间 墙体 模块 连接 结构 | ||
一种装配式卫生间墙体模块连接结构,包括相邻的墙体模块和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杆体,该杆体两端设有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该杆体包括两个直杆,二者之间通过弯杆连接;该第一圆板外侧面设有旋转凹槽;该墙体模块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该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均包括矩形的本体和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该第一龙骨的第一连接部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该第一龙骨的第二连接部的内侧面设有第三圆孔;该第二龙骨的本体两侧对称设有竖向的长孔;该连接件的第二圆板依次穿过该第一圆孔、第二圆孔、两个长孔、第三圆孔并位于该第二连接部内;该第一圆板位于该第一连接部内,该弯杆外侧面与该第二龙骨的本体内侧面抵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装配式卫生间墙体模块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卫生间墙体由于其复杂的管线及使用环境,施工比较复杂,不但工序多、耗时长,而且容易因为某一工序的失误,影响整体工程进度。目前,在建筑内装修卫生间墙体,通常是建筑单位砌筑卫生间墙体,然后进行墙体防水,再进行墙体内装修,例如将装配式墙板通过龙骨等方式固定在墙体上。上述工艺,湿作业较多,工序繁杂,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相应的,人工成本也大大提高,对工程成本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降低了整体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卫生间墙体模块连接结构,其应用于不需要卫生间隔墙的整体装配式卫生间墙体模块中,以连接两个墙体模块,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降低了安装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卫生间墙体模块连接结构,包括相邻的墙体模块和连接件;
该连接件包括弯曲型的杆体,该杆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该杆体包括两个平直型的直杆,二者之间通过C型的弯杆连接;两个直杆的轴线重合;该第一圆板的轴线与该直杆的轴线重合,且该第一圆板外侧面设有旋转凹槽;该第二圆板的轴线与该直杆的轴线不重合,且偏向于C型弯杆的对面;该第二圆板的直径小于该第一圆板的直径,该第二圆板的直径大于该直杆的直径;
该墙体模块两侧分别设有竖向的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该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横截面相同,呈“品”字型,均包括矩形的本体和与该本体两端连接的矩形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与该本体对应的容置空间;该第一龙骨的第一连接部的外侧面和内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该第一龙骨的第二连接部的内侧面设有第三圆孔;该第二龙骨的本体两侧对称设有竖向的长孔;
相邻两个墙体模块中,一个墙体模块的第二龙骨的本体位于另一墙体模块的第一龙骨的容置空间内,该连接件的第二圆板依次穿过该第一圆孔、第二圆孔、两个长孔、第三圆孔并位于该第二连接部内;该第一圆板位于该第一连接部内,该弯杆外侧面与该第一龙骨的本体内侧面抵顶。
进一步的,所述弯杆外侧面设有定位平面,该定位平面与所述第二龙骨的本体内侧面抵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孔的直径大于该第二圆孔的直径,该第二圆孔的直径等于该第三圆孔的直径,该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板的直径,该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长孔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圆板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卫生间墙体模块连接结构,其应用于不需要卫生间隔墙的整体装配式卫生间墙体模块中,以连接两个墙体模块,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降低了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卫生间墙体模块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式卫生间墙体模块连接结构的俯视图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筑建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筑建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5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拟人工复悬装置
- 下一篇:新型超低水头水轮发电机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