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可融材料贴合机上的风道式加热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7014.5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1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于小兵;苑庆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小兵;苑庆贺 |
主分类号: | F24H3/04 | 分类号: | F24H3/04;F24H9/18 |
代理公司: | 深圳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陶品德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材料 贴合 风道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式加热体,包括有一本体,所述本体上贯穿有至少一个的发热体容纳腔道,所述发热体容纳腔道内可设有发热体;所述本体上还贯穿有至少一个的风道。电热棒与流动的空气基本不接触,其使用寿命更加长,大大提升了产品效能,更换配件周期可以大幅度降低;采用本体发热,无需水冷系统,大大降低了使用和安装以及配件成本,由于热量被利用的更加彻底,也大大降低了能源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可融材料贴合机上的风道式加热体。
背景技术
表面可融材料是指表面可以微融进行贴合的材料,例如珍珠棉、EVA、EPS等等。由多片表面可融材料进行贴合组成立体的包装保护外壳,对商品进行保护,形成表面可融材料保护外壳的方式一般为将单个表面可融材料片的一面加热至微融状态后贴附于另一片表面可融材料片上,或两片表面可融材料的相邻的一侧面均加热至微融,按照该方式依次进行贴合,形成多层表面可融材料片组合成的表面可融材料保护壳。
现阶段,表面可融材料贴合机上采用的加热方式均为电阻丝加热,通过吹风后实现热风的输出对表面可融材料片进行加热微融,而该方式有众多弊端,例如:1、电阻丝直接裸露在空气中,造成电阻丝过易氧化,造成加热体的寿命严重不足。2、由于电阻丝的加热持续性,需要给予加热体进行水循环的冷却,防止使得热量传递至上方载物板,影响原材料,但这又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3、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又造成整机的结构复杂、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可融材料贴合机上的风道式加热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可融材料贴合机上的风道式加热体,包括有一本体,所述本体上贯穿有至少一个的发热体容纳腔道,所述发热体容纳腔道内可设有发热体;所述本体上还贯穿有至少一个的风道。
其中,还包括有一个包裹本体的整流外壳,所述整流外壳一端为出风开口,另一端为进风开口。
其中,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螺丝孔。
其中,所述本体为长方体或立方体;所述发热体容纳腔道内的发热体为电热棒。
其中,所述本体为金属的本体或石墨的本体。
其中,发热体容纳腔道为多个,多个发热体容纳腔道组成一排发热体容纳腔道;风道为多个,多个风道组成两排风道;一排发热体容纳腔道位于两排风道间。
其中,所述整流外壳的另一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热棒放进在发热体容纳腔道内进行固定,金属的本体会快速将传递电热棒的热量,风从风道中吹过,将热量带出,从而实现热风的输送;由于采用的是电热棒且为内嵌形式,使得电热棒与流动的空气基本不接触,其使用寿命更加长,而且无需水冷系统,大大降低了成本,也大大降低了能源损耗。采用新型的热熔装置,体积更小,热能效更高,寿命更长。通过这种风道气流方式,可以使气流更加均匀的从出风口出去不用加均风板等使气流均匀的装置。
另外,设计人还意外发现,整个热熔装置的噪音明显降低了,后研究发现,由于产生现有技术中的电阻丝发热时风吹过后,造成电阻丝剧烈震荡切割空气,导致噪音非常大,由于本设计中,风道中无阻碍物,且与电热棒隔离,导致其噪音非常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 是本体的立体图;
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小兵;苑庆贺,未经于小兵;苑庆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7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