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4996.2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1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尹江华;李树强;谭文清;袁美和;钟正军;杨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欧科亿数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B22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千寻;冯振宁 |
地址: | 4125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向 成型 刀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成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包括固定至压机上的芯杆、贯穿在芯杆上的顶出机构和套设于顶出机构端部外周的模体,模体从中心往外辐射出多条贯通通道,贯通通道内设有用于成型刀具侧面的侧冲机构,侧冲机构与刀具接触的端部为侧冲头,顶出机构上表面还设有上冲头,顶出机构顶端、多个侧冲头及上冲头一起形成刀具成型模腔。本成型装置的刀具成型模腔由下冲头、侧冲头和上冲头组装而成,通过使侧冲头从侧面退出、上冲头上升退回、模体下降,使得刀具被下冲头顺利顶出,脱模顺利,可用于成型侧面相对较复杂的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成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很多刀具是侧面带槽或侧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朝向的面,侧面带槽的刀具无法通过整体模腔成型,侧面有不同朝向的面的刀具在采用传统模腔成型后将无法在一个方向脱模。
公告号为 CN205437134U一种新型粉末冶金模具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成型模具,但其主要是用来成型一种齿轮件,且该专利也无法给出模具如何设计来实现从不同方向脱模的设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模腔组装灵活、刀具可顺利脱模的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向成型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包括固定至压机上的芯杆、贯穿在芯杆上的顶出机构和套设于顶出机构端部外周的模体,模体从中心往外辐射出多条贯通通道,贯通通道内设有用于成型刀具侧面的侧冲机构,侧冲机构与刀具接触的端部为侧冲头,顶出机构上方还设有上冲头,顶出机构顶端、多个侧冲头及上冲头一起形成刀具成型模腔。
进一步地,相邻侧冲头在形成刀具成型模腔时相互接触,接触处为面接触。
更进一步地,模体的贯通通道两侧表面上均设有供侧冲头作水平滑移的导向轨道,侧冲头与贯通通道侧表面接触的表面上设有与导向轨道适配的凸台。
再进一步地,侧冲机构还包括夹持侧冲头沿导向轨道滑移的夹持柄。
还进一步地,贯通通道底部还设有凹槽为侧冲头提供导向作用,侧冲头底部具有与凹槽适配的凸起。
进一步地,侧冲机构为3个。
进一步地,模体包括与顶出机构接触的底座和多个分布在底座上并与上冲头接触的压盖,单个侧冲头位于相邻压盖之间。
进一步地,顶出机构包括用于托起刀具的下冲头、连接在下冲头末端的钢柄及将顶出机构固定至压机上的定位片,定位片与钢柄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成型装置的刀具成型模腔由下冲头、侧冲头和上冲头组装而成,通过使侧冲头从侧面退出、上冲头上升退回、模体下降,使得刀具被下冲头顺利顶出,脱模顺利,可用于成型侧面相对较复杂的刀具;
2)相邻侧冲头之间采用面接触,而非线接触,有效防止侧冲头边缘相互碰撞轻易产生磨损,同时也彻底杜绝刀具侧面成型时产生不连续、不光滑的现象;
3)侧冲机构包括独立的侧冲头和夹持柄,在成型不同规格的刀具时,只需更换侧冲头即可,夹持柄可通用;
4)模体上受上冲头冲击力的压盖为独立个体,便于压盖在受损时及时更换,无需将模体整体更换,有效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侧冲头未退出、下冲头伸出于模体状态);
图2为实施例1所述的刀具压坯成型装置去除上冲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欧科亿数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欧科亿数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49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除尘功能的塑料切粒机
- 下一篇:一种晃锅内酱渣自动排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