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减震圈及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4414.0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4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孔令伟;李荣;李飞佗;周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H02K5/04;H02K5/10;H02K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减震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减震圈及电机,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电机轴承室底部无防护,易发生磕碰及轴响噪声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本体,用于连接在电机端盖上;封堵部,封堵部与本体相连接且用以封堵本体上的轴向通孔,封堵部用于安装减震圈时与本体及装配有电机轴的电机端盖形成密封腔结构;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上述减震圈;本实用新型在安装上述新型减震圈时,将电机端盖及轴承室外环四周和底部均进行结构防护,使得轴承室完全处于减震圈防护之中,降低了搬运造成的轴响噪声或轴承室变形卡死的风险,同时安装后胶圈更为紧固,减少了机械轴承噪声的传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减震圈及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在工作时需要不停的转动,而转动势必会引起震动和噪音。为了减少噪音和吸收震动,通常会在电机内部设置减震圈。现有电机减震圈通常采用氯丁胶进行注塑,设计成为环形的通孔结构,通过紧配合固定于电机前后轴承室外环四周进行防护,实现限位和减震功能。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现有的减震圈通行做法是将氯丁胶直接注塑,利用模具型腔,注塑出减震胶圈,通常氯丁胶注塑后,进行散发气味,但在安装至电机上后运行,由于电机温升影响,还是会散发刺激性气味,尤其是运用在家用空调或净化器上,刺激性气味会随出风口直接扩散至室内,影响用户使用。
2、设计减震圈时通常按端盖外径尺寸设计,在电机点完固定胶水后,往往无法盖住溢出胶水,胶水外溢容易在生产包装时沾附异物,造成拆包困难,影响电机外观。
3、现有减震圈往往设计为通孔结构,仅套设于轴承室四周,安装后易脱落;且由于未对轴承室的底部进行防护,易造成电机轴承室磕碰损伤或轴响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减震圈及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机轴承室底部无防护,易发生磕碰及轴响噪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减震圈,包括:
本体,用于连接在电机端盖上;
封堵部,所述封堵部与所述本体相连接且用以封堵所述本体上的轴向通孔,所述封堵部用于安装所述减震圈时与所述本体及装配有电机轴的所述电机端盖形成密封腔结构。
优选的,所述封堵部为设置于所述电机端盖的轴向一端的平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封堵部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本体为台阶形圆柱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外周设置有底部飞边,安装所述减震圈时所述底部飞边能对应的设置于胶水外溢处以阻挡胶水溢出。
优选的,所述底部飞边为环形,且所述底部飞边的环形内圈与所述本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部飞边的厚度为1.5mm。
优选的,所述减震圈由硅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上述的新型减震圈,所述减震圈紧配合固定于所述电机端盖上。
优选的,所述减震圈设置于所述电机的后端盖的轴向一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44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