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铸模具用浇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1400.3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1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扬德;李硕;冯涛;李文平;曾超辉;晏永义;段瑜;王克平;李艳芳;曾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镁安镁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毛伟碧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模具 用浇道 系统 | ||
1.一种压铸模具用浇道系统,开设于压铸模具内,包括圆台形的浇冒口及相对所述浇冒口向下偏置错开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含主流道及彼此间隔开且平行的第一直线流道和第二直线流道,所述主流道的第一端伸至所述浇冒口的正下方并与所述浇冒口相连通,所述主流道的第二端沿远离所述浇冒口的方向倾斜地分支出呈扩大彼此之间间距的第一倾斜流道和第二倾斜流道,所述第一倾斜流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直线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倾斜流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直线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倾斜流道和第二倾斜流道各分支出位于由所述第一倾斜流道、第二倾斜流道、第一直线流道及第二直线流道所围空间内的主浇口,所述第一直线流道及第二直线流道各分支出位于由所述第一倾斜流道、第二倾斜流道、第一直线流道及第二直线流道所围空间内的辅助浇口,所述主浇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辅助浇口的延伸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用浇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流道及第二倾斜流道上的主浇口各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模具用浇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倾斜流道中,两主浇口中一者靠近所述第一直线流道而另一者靠近所述第二倾斜流道,靠近所述第一直线流道的主浇口之深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二倾斜流道的主浇口之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铸模具用浇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倾斜流道中,靠近所述第一直线流道的主浇口与所述第一倾斜流道之间的交接处为弧形的拐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模具用浇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倾斜流道中,两主浇口中一者靠近所述第二直线流道而另一者靠近所述第一倾斜流道,靠近所述第二直线流道的主浇口之深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一倾斜流道的主浇口之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铸模具用浇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倾斜流道中,靠近所述第二直线流道的主浇口与所述第二倾斜流道之间的交接处为弧形的拐弯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用浇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流道及第二直线流道上的辅助浇口各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铸模具用浇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直线流道中,两辅助浇口中一者靠近所述第一倾斜流道而另一者远离所述第一倾斜流道,靠近所述第一倾斜流道的辅助浇口之深度大于远离所述第一倾斜流道的辅助浇口之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铸模具用浇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直线流道中,两辅助浇口中一者靠近所述第二倾斜流道而另一者远离所述第二倾斜流道,靠近所述第二倾斜流道的辅助浇口之深度大于远离所述第二倾斜流道的辅助浇口之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用浇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流道与所述辅助浇口之间的交接处及所述第二直线流道与所述辅助浇口之间的交接处各为弧形的拐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镁安镁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镁安镁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14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分析用中药溶解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行星翻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