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破碎机及其研磨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4135.6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03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谭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致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0 | 分类号: | B02C18/10;B02C18/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董均华;傅永霄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破碎 及其 研磨 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破碎机及其研磨构件,研磨构件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通孔,用于连接到旋转臂;第一竖直部段,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竖直部段位于固定件下方并通过第一竖直部段的第一端部与固定件固定连接;倾斜过渡部段,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倾斜过渡部段位于第一竖直部段下方并通过倾斜过渡部段的第一端部与第一竖直部段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倾斜过渡部段的第一端部的宽度大于倾斜过渡部段的第二端部的宽度;第二竖直部段,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二竖直部段位于倾斜过渡部段下方并通过第二竖直部段的第一端部与倾斜过渡部段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其中,第一竖直部段的宽度大于第二竖直部段的宽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污泥破碎机及其研磨构件。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过程通常需要对污泥进行脱水,获得块状污泥,然后对块状污泥进行干化,将块状污泥转变成颗粒状的污泥。干化处理一般利用干化设备对污泥进行干化,而经机械脱水或干化处理后的污泥形成具有一定含水率的污泥颗粒,以进行后续的处理处置,但这种污泥会有颗粒度不均匀、不易再进行破碎的特性。且对后序进一步的干化处理带来影响,如能耗较高,机械磨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等。
常用的立式污泥破碎机包括至少一组破碎组件,破碎组件包括上下布置的可转动组件和固定组件,其中,可转动组件位于固定组件的上方。通过可转动组件相对固定组件的旋转可以将污泥块体破碎成小块体或碎块,而这种破碎的方式实质是通过可转动组件的立体研磨构件与固定组件的环形件之间的间隙相互作用下实现剪切、破碎。因此立体研磨构件的结构至关重要,如果立体研磨构件与固定组件的环形件之间的间隙配合不佳,会导致在污泥破碎过程中易出现污泥堵塞设备的现象,且破碎后污泥颗粒的尺寸不均匀,从而导致设备运行的持续性差且影响污泥破碎后的稳定性,由此,增加了后续处理处置的难度。
因此,需要一种解决破碎易堵塞及破碎后污泥颗粒的尺寸不均匀的问题的预处理立体研磨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污泥破碎机的研磨构件,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通孔,用于连接到旋转臂;
第一竖直部段,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竖直部段位于固定件下方并通过第一竖直部段的第一端部与固定件固定连接;
倾斜过渡部段,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倾斜过渡部段位于第一竖直部段下方并通过倾斜过渡部段的第一端部与第一竖直部段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倾斜过渡部段的第一端部的宽度大于倾斜过渡部段的第二端部的宽度;
第二竖直部段,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二竖直部段位于倾斜过渡部段下方并通过第二竖直部段的第一端部与倾斜过渡部段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其中,第一竖直部段的宽度大于第二竖直部段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的形状是长方形。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的形状是圆形或正方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竖直部段的形状是长方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竖直部段的形状是梯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竖直部段的形状是等腰梯形。
优选地,所述倾斜过渡部段的形状是梯形。
优选地,所述倾斜过渡部段的形状是等腰梯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竖直部段的形状是长方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竖直部段的形状是梯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竖直部段的形状是三角形,三角形的一边与所述倾斜过渡部段的第二端部相连接,三角形的另外两边向下倾斜延伸,形成锥形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泥立式破碎机,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致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致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4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夹芯保温外墙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活供水的水质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