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防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34110.8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7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平;杨武策;张卫东;彭兴彬;王亚琼;任锐;王志丰;王程昱;李嘉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F16/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排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防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缝隙,排水缝隙设置在隧道二次衬砌的前施工衬砌段与后施工衬砌段之间,排水缝隙沿隧道拱面环向设置;可排水止水带嵌入设置在排水缝隙的背水面,可排水止水带沿排水缝隙环向布设,可排水止水带的两端延伸至隧道边沟内;横向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排水缝隙的两端连通,中央排水管与横向横向排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在排水区段中地下渗水通过排水缝隙排出,降低了隧道二次衬砌的水压力,提高了防水区段的防水能力;通过可排水止水带将地下渗水限制在排水缝隙内,避免了地下渗水的窜流或进入隧道内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排水缝隙中的沉积物及时方便清除;可排水止水带外贴设置隧道衬砌表面,便于检修及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防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防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路网规模不断扩大,隧道工程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隧道修建于地表之下,处于各种地下水的包围之中,而地下水无孔不入;隧道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都有可能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从而造成隧道防排水体系的任何缺陷,均可能引起隧道的渗漏水。现在我国虽然具备修建长大隧道等地下工程的能力和经验,然而,从地下结构防水的角度看,尽管设计有所考虑,但是总的防水效果不是很理想。到目前为止,国内已通车运营的绝大多数隧道都存在衬砌结构渗漏水的问题,有些隧道渗漏水状况相当严重,所以渗漏水已经成了公路隧道运营期间的常见病害问题之一。
目前,隧道排水主要为:水从围岩裂隙进入衬砌背后的环向排水盲沟,环向排水管下接设置在衬砌边墙下部的纵向排水管,然后纵向排水管中的水经过横向导水管导入中央排水管,最后中央排水沟将水排出洞外。当前隧道中使用的排水系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对已运营隧道的调查表明,防排水系统在应用几年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水问题,使隧道结构产生恶化,影响隧道的长期安全性;其二,隧道渗漏水中可能夹杂着带腐蚀性的成分,长期作用于隧道二次衬砌,会对其强度造成严重危害,从而影响隧道结构的正常使用寿命;此外,隧道渗漏水也会影响隧道的行车安全,比如路面积水或者结冰都会使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少,可能使车辆发生侧滑,汽车在这样的隧道内行驶不仅影响行车速度,还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隧道的渗漏水也会也会对隧道内的通风设备、通讯设备、供电照明设备、消防管线设备等造成一定的侵蚀,最后造成运营设备出现故障甚至损坏;就目前的隧道防排水系统施工工艺,如若隧道防排水系统出现渗漏水问题,将很难对隧道渗漏水的地方进行清堵,或者更换防排水构件,无法实现“可维可达”的防排水系统,进而增加了隧道运营期间的维修养护的难度和维修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防排水系统,解决了现有隧道防排水系统内部排水管易堵塞,不便于检查或者更换的问题;防排水效果好,使用期限较长。
为达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防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缝隙、可排水止水带、横向排水管及中央排水管,排水缝隙设置在隧道二次衬砌中的前施工衬砌和后施工衬砌段之间,通过排水缝隙将隧道二次衬砌划分为防水区段和排水区段;排水缝隙沿隧道拱面环向设置;可排水止水带嵌入设置在排水缝隙的背水面,可排水止水带沿排水缝隙环向布设,可排水止水带的两端延伸至隧道两侧边沟内;横向排水管横向设置在隧道仰拱内,横向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隧道两侧边沟;中央排水管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中央排水管与横向排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隧道两侧边沟内分别设置有汇水槽,汇水槽的上部与排水缝隙连通;汇水槽的底部与横向排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横向排水管采用弧形排水管,弧形排水管的最低点设置在隧道底板的中心线上,中央排水管置于横向排水管的最低点处,中央排水管长度方向上设置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隧道底板纵坡方向相适应。
进一步的,排水缝隙为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缝、沉降缝或变形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安大学;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341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机转轴
- 下一篇:一种连接管道用便于更换的硅胶圈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