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红外与可见光相机协同标定的标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611344.0 | 申请日: | 201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1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雷萍;周亚琴;张家乐;常心悦;马啸川;李庆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朱远枫 |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红外 可见光 相机 协同 标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红外与可见光相机协同标定的标定装置。由于铝质材质的标定板通过加热后能在红外相机中成像,并有清晰的棋盘格角点信息,因此该标定装置采用氧化铝制作棋盘格板并贴合在平整的浮法玻璃基板上构成棋盘格层,棋盘格层能被加热层加热,加热层封装在标定板壳体内,由温控显示模块控制,温控显示模块用于设置并显示棋盘格的温度;标定装置正面四周各有一个LED灯管,灯管被弧形灯罩罩住,使标定板在阴暗的环境下使用时,可打开LED灯对棋盘格聚光,增加亮度与对比度;实现对加热温度的控制,实现了红外与可见光相机协同标定,增加了通用性以及明显提高了标定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红外与可见光相机协同标定的标定装置,属于图像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作为一种简单、无损、非接触性的检测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人们对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红外与可见光摄像机的标定不仅能校正图像畸变,还能获得两个摄像机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配准与融合有着重要意义,是红外热成像技术中的关键部分。但是,红外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对物体的热辐射进行成像,红外图像通常呈现出分辨率低,缺乏细节信息的特点,因此红外相机难以获取到普通棋盘格标定板的纹理以及角点,不能采用普通的棋盘格对红外相机进行标定。
现有的部分红外标定板虽然能达到标定的目的,但是精度不高,角点提取不够准确;有些红外标定板在板上打上若干个规则的圆孔,通过圆孔的红外坐标进行标定,标定方法通用性差,且标定板不适用于可见光相机的标定。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通用性强且准确度高的标定板,既适用于红外标定又适用于与可见光协同标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普通标定板无法实现红外与可见光相机协同标定且标定精度有待提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红外与可见光相机协同标定的标定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红外与可见光相机协同标定的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和封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棋盘格板、加热层和中间导热层,所述壳体由绝缘隔热材质制成,所述棋盘格板采用金属铝制成;所述棋盘格板包括底面和棋盘格面;加热层为最底层,加热层的一面贴合所述壳体的内底表面,所述加热层的另一面贴合所述中间导热层的一面、所述中间导热层的另一面贴合所述棋盘格板的底面;
所述壳体内部侧面嵌有用于控制和显示加热层温度的温控显示模块和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温控显示模块分别与加热层和电源模块连接;在所述壳体内周位于棋盘格板的棋盘面上方安装有LED 灯管,在壳体上所述LED灯管的外周固定设置有弧形灯罩,所述弧形灯罩开口方向朝向棋盘格板的棋盘面,在所述壳体内侧设置有与 LED灯管连接的LED灯管开关模快,所述LED灯管开关模快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铝制成棋盘格板,铝对远红外线有大约95%的反射率,用铝质材料制作的标定板能被红外相机识别,角点清晰,本实用新型装置对标定板进行加热,并且通过温控显示模块实现对加热温度的精准控制,使棋盘格的对比度更强,效果明显,标定准确;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LED灯管使得标定板用于天气阴暗的可见光标定时,可以增加棋盘格板的可见度。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实现红外或可见光的单目标定,也能实现红外与可见光协同标定。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层包含绝缘双螺旋发热线,绝缘双螺旋加热线裹在保温无纺布中。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充电接口和用于连接并固定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开设在所述壳体侧面的充电接口,所述壳体侧面位于电池仓外侧固定安装有可打开或闭合的电池仓盖,所述电池仓盖闭合后盖合在电池仓外部。通过设置电池仓和充电接口,在不方便提供外接电源的地方可以使用备用电池,使装置更便携实用。
再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接口带有可盖合在所述充电接口上的防尘盖,防止了充电接口进入灰尘引起充电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13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臭氧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采煤机用轴承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