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倍捻机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11001.4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0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赵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日利喷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淼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倍捻机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倍捻机除尘装置,包括机体,第一固定板,吹风机,连接管,出风管,除尘板,出风口,风腔,第二固定板,吸风机,吸风管,辅助吸风管,运输管,粉尘箱,杂物收集箱和把手,所述机体内部侧设有除尘板,其中除尘板上设有出风口,且除尘板与机体之间设有风腔;所述吸风机出风口通过运输管与粉尘箱内部相通,其中杂物收集箱通过滑槽安装在粉尘箱内部,且杂物收集箱一端设有把手;所述吸风管上下两端设有辅助吸风管。本实用新型出风口,风腔,杂物收集箱和辅助吸风管的设置,结构简单,有利于将大型产品的粉尘和杂物分离,并可以将杂物拿出和处理,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倍捻机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倍捻机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倍捻机是一种加捻设备,可以实现一转两捻,加捻效率比传统捻线设备成倍提高。卷装容量增大,万米无接头,加捻质量大幅提高,较低的层高,特别适合操作。
但是现有倍捻机除尘装置不便将本体长时间沉淀的粉尘和杂物清出本体内部,难以将粉尘和杂物快速收集到,不便将大型产品的粉尘和杂物分离和拿出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倍捻机除尘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倍捻机除尘装置,以解决现有倍捻机除尘装置不便将本体长时间沉淀的粉尘和杂物清出本体内部,难以将粉尘和杂物快速收集到,不便将大型产品的粉尘和杂物分离和拿出的问题。一种倍捻机除尘装置,包括机体,第一固定板,吹风机,连接管,出风管,除尘板,出风口,风腔,第二固定板,吸风机,吸风管,辅助吸风管,运输管,粉尘箱,杂物收集箱和把手,所述机体一侧焊有第一固定板,其中第一固定板上方安装有吹风机,且吹风机通过连接管与出风管相通;所述机体内部侧设有除尘板,其中除尘板上设有出风口,且除尘板与机体之间设有风腔;所述机体另一侧焊有第二固定板,其中第二固定板上方安装有吸风机,且吸风机吸风端与吸风管相连,该吸风管上下两端设有辅助吸风管;所述吸风机出风口通过运输管与粉尘箱内部相通,其中杂物收集箱通过滑槽安装在粉尘箱内部,且杂物收集箱一端设有把手。
所述除尘板是采用不锈钢制成的“U”结构,其中除尘板焊接在机体上方;所述机体两侧和下方设有风腔。
所述杂物收集箱是采用不锈钢钢板制成的壳体,其中杂物收集箱下方安装有精密过滤网;所述粉尘箱内壁设有吸附多孔碳。
所述风腔直径为2厘米到4厘米,其中出风管一端设在风腔内部。
所述吸风管穿过机体和除尘板设置在本体内部;所述辅助吸风管设置在风腔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杂物收集箱的设置,有利于将大型产品的粉尘和杂物分离,并可以将杂物拿出和处理,同时可以将内部粉尘通过粉尘箱内的多孔碳将其吸附。
2.本实用新型风腔和出风口的设置,有利于将本体长时间沉淀的灰尘和杂物清出本体内部,防止粉尘对本体进行腐蚀生锈,保证本体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辅助吸风管的设置,有利于将本体内部粉尘和杂物快速收集到粉尘箱内部,防止粉尘和杂物在本体内部到处飘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C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杂物收集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日利喷织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日利喷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110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方驱动、中间传动布局的清洁用地刷
- 下一篇:一种气体进气口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