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李筐自动分离降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6246.4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1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徐玉权;刘林海;周绍安;陈辉;李双燕;尹正山;吴丽娟;魏小四;段见宝;国学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昆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59/1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罗继元 |
地址: | 650236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李 自动 分离 降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李筐自动分离降落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降低劳动强度的行李筐自动分离降落装置。它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下部的传动机构,四根均布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导向行李筐外缘的导向管,两对称设置于框架上端相对两侧的支承机构,两对称设置于框架上、位于支承装置下方的拨分机构,设置于机架上端处、用于检测行李筐的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框架上、用于降落行李筐的降落装置,以及驱动降落装置的传动装置;所述降落装置包括两相互平行且转动设置于机架下端处的传动轴,四组分别与传动轴两端驱动连接的链轮机构;所述链轮机构包括与固定设置于传动轴上的主动链轮,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端处的从动链轮,绕接主动链轮及从动链轮的传动链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行李筐自动分离降落装置。
背景技术
旅客在机场、车站、地铁站、码头进行安检时,所使用的放置行李进行安检的行李筐,经过上层含有安检机的输送通道传递后,需要送入下层通道将行李筐回送至安检机前旅客放置行李处,实现循环使用,行李安检行李筐的回送由安检人员手工收集及分发,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成本高,随着安检业务量的增加,人工操作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一种能连续自动将上层码垛的行李筐从上层通道逐一连续分离成单个并降落至下层输送通道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降低安检人员劳动强度的行李筐自动分离降落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行李筐自动分离降落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下部、用于输出行李筐的传动机构,四根均布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导向行李筐外缘的导向管,两对称设置于框架上端相对两侧的支承机构,两对称设置于框架上、位于支承装置下方的拨分机构,设置于机架上端处、用于检测行李筐的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框架上、用于降落行李筐的降落装置,以及驱动降落装置的传动装置;
所述降落装置包括两相互平行且转动设置于机架下端处的传动轴,四组分别与传动轴两端驱动连接的链轮机构;所述链轮机构包括与固定设置于传动轴上的主动链轮,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端处的从动链轮,以及绕接主动链轮及从动链轮的传动链条;
所述传动链条上至少设置一与传动轴平行且向传动轴中心方向伸出的支承轴,以及设置一与支承轴对应且相对的导轮;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以及驱动连接减速电机及两传动轴的中继传动机构;两所述传动轴的转速相等且转向相反;
两所述支承机构分别位于传动轴的两端,支承机构包括与机架固连且向机架内侧伸出的支座,铰接于支座端部且向上伸出的导板,设置于导板上的支架,铰接于支架端部、向机架内侧伸出的支杆,两端分别与机架及支架的压缩弹簧,以及套装于支杆上且与机架连接的滑动轴承;当导轮随传动链条向下运动时,导轮下压导板使支架偏转,继而使支杆向外侧回缩;
所述拨分机构包括水平向转动设置于机架上、与传动轴相垂直的轴,两设置于轴两端处、向机架内侧伸出的拨杆,设置于轴中部且向上伸出的转臂,设置于机架上、用于限位转臂且位于转臂外侧的定位块,下端铰接于机架上且转轴与轴平行的拨叉,连接拨叉上端及定位块的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铰接转臂上端及拨叉杆部的连杆,以及设置于拨叉另一端的滚轮;当导轮随传动链条向下运动时,导轮下压拨杆使轴转动,轴带着转臂摆动,转臂通过连杆驱动拨叉转动,使拨叉上的滚轮伸入两行李筐的边缘之间并向下推动下方的行李筐与上方的行李筐脱开。
优选的是,其还包括穿设于压缩弹簧上、一端与机架固连且另一端与穿过支架且可沿支架移动的弹簧定位座。
优选的是,其还包括连接传动轴同一端的支架的连接支撑。
优选的是,其还包括用于检测行李筐是否到达传动机构的第二传感器。
优选的是,其还包括设置于机架下端的地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昆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昆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6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E纤维丝的纱线加固结构
- 下一篇:生活污水固体颗粒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