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暗渠外模衬砌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0825.8 | 申请日: | 201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5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益飞;邓利平;许涛;周茂理;李健;雷雨川;冉华;王昭;陈明昕;赵剑豪;马永春;王春龙;杨宇;郭东露;任水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6 | 分类号: | E03F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彭静思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暗渠 衬砌 台车 | ||
一种暗渠外模衬砌台车,它包括车架、模板组件、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和模板翻转组件;模板组件包括弧形的顶模板和设置在两侧的边模板,两边模板铰接在顶模板的两端;顶模板和两边模板上均开设有若干浇筑口;车架设置在模板组件的外侧,用于托起模板组件;模板翻转组件设置在车架和边模板之间,用于带动边模板绕边模板和顶模板的铰接点转动;升降机构上端连接在车架底部,升降机构下端设置有行走机构;升降机构用于带动车架竖直升降,行走机构用于带动车架移动。该台车能够方便快速的衬砌大断面暗渠外模,保证暗渠外模的平整,且注浆方便,且外模板搭建迅速,方便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挖暗渠施工领域,特指一种暗渠外模衬砌台车。
背景技术
暗渠是城市地下排水的主要结构,现有暗渠的施工方法包括暗挖法和明挖法;暗挖法是不挖开地面,采用在地下挖洞的方式施工;暗挖法施工难度大、工程费用高,施工过程中安全性差。明挖法是一种先将地面挖开,挖出基坑,然后再在基坑内修建暗渠,然后再将土填回到基坑内,埋住暗渠的施工方式,该方式一般用于浅埋暗渠。明挖法具有施工作业面多、速度快、工期短、易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在机场等项目中,要求暗渠埋设的较深且具有较大的排水量;考虑施工的难易程度,因此采用明挖的方式修筑暗渠,先挖出较深的基坑然后再在基坑底部修筑暗渠;由于现有暗渠埋设较浅,排水量小,则暗渠的横截面尺寸较小,因此现有的暗渠一般都是通过模具事先将暗渠浇筑成混凝土管,然后将事先浇筑好的混凝土管放置到基坑底部埋设即可。而在机场等项目中,由于暗渠要求排水量大,则暗渠的横截面尺寸也会变得很大,进而没办法直接利用模具事先浇筑成混凝土管,而只能在基坑底部直接修筑暗渠。由于暗渠横截面尺寸较大,则导致暗渠修筑困难。同时现有的暗渠结构,其外轮廓和内轮廓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如申请号为CN201120181671.4的专利中公开的暗渠结构,该暗渠外轮廓和排水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均呈正方形。当该暗渠结构深埋入地下时则会出现问题,由于该暗渠的外轮廓和内轮廓的横截面形状都是正方形,会导致该暗渠结构受力不好,大量的泥土会压在暗渠的顶部上,由于深埋,暗渠顶部会承受较大的压力,这样很容易导致暗渠顶部坍塌,降低整个暗渠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该问题,将暗渠顶部设置成倒U形,以分散顶部受力。
由于暗渠顶部成拱形,则暗渠顶部内轮廓和外轮廓的横截面均为弧形,则现场修筑时会更加的困难,不方便注浆,特别是在衬砌暗渠的内外模时,很难保证暗渠的内外模平整。同时,现有施工方式是通过搭建内模板和外模板来衬砌内外模,但是模板搭建困难,每施工一段就得重搭建,且模板的拆卸也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暗渠外模衬砌台车,该台车能够方便快速的衬砌大断面暗渠外模,保证暗渠外模的平整,且注浆方便,且外模板搭建迅速,方便拆卸。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暗渠外模衬砌台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架、模板组件、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和模板翻转组件;
所述模板组件包括弧形的顶模板和设置在两侧的边模板,两边模板铰接在顶模板的两端;所述边模板包括边模板竖直段和边模板圆弧段,所述边模板竖直段上端和边模板圆弧段下端连接,所述边模板圆弧段上端与顶模板铰接;
所述顶模板和两边模板上均开设有若干浇筑口;
所述车架设置在模板组件的外侧,用于托起模板组件;
所述模板翻转组件设置在车架和边模板之间,用于带动边模板绕边模板和顶模板的铰接点转动;
升降机构上端连接在车架底部,升降机构下端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车架竖直升降,所述行走机构用于带动车架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0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