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式拖拉机机械换向手柄操纵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4128.3 | 申请日: | 201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9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谦;王世强;康健;任德良;石秋天;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B60K20/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陈英超 |
地址: | 471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拖拉机 机械 换向 手柄 操纵 机构 | ||
轮式拖拉机机械换向手柄操纵机构,包括:第一换向操纵支架焊合件、滚轮、支座、法兰轴承、换向杆、手柄组件、弹簧、第二换向操纵支架焊合件、关节轴承、摇臂组件、摇臂销轴等;手柄组件安装在换向杆一端,滚轮套装在换向杆另一端并由挡圈限位;支座套装在换向杆上并由销轴限位,弹簧插入支座的弹簧腔内顶住换向杆下端由销限位,法兰轴承穿过第一换向操纵支架焊合件和第二换向操纵支架焊合件套装在支座上下孔内,并用螺栓和螺母固定。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转向机立柱上,操纵方便,提高了换向操纵效率;采用合理的杠杆比,操纵力和换向手柄位移量均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提高了操纵舒适性,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提高了驾驶室内操纵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拉机领域,涉及一种轮式拖拉机机械换向手柄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机械换向轮式拖拉机,其外部换向操纵机构一般布置在拖拉机驾驶座椅的左侧或右侧,均采用多级机械杠杆机构,结构比较复杂,占用空间也较大,操纵效率及舒适性较低。换向操纵杆一般由驾驶室地板延伸至坐在驾驶座椅上操作者的左手或右手位置,由于力臂较长,且传递效率低,换向操纵手柄的操纵力与行程难以同时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驾驶员每次进行换向操作时,左手或右手都须从方向盘移至换向操纵手柄,位移量较大,如遇到需要频繁换向的工况,会严重降低驾驶员的操纵效率和舒适性。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1.08.10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拖拉机用换向操纵机构,申请日2010.07.16,专利号201020260486X,公告号CN201922935U。公开了一种拖拉机用换向操纵机构,包括:推拉软轴、万向节连接杆、尼龙衬套、支架、双联万向节、万向节支座、仪表罩、换挡手柄、换向器操纵摆轴合件、软轴固定支架、换挡同步器齿座、换挡拨叉、换挡拨叉轴、换挡拨头、换挡拨头传动杆。换挡操纵手柄与双联万向节的上端、万向节连接杆与双联万向节的下端均用弹性销连接,双联万向节通过支架固定在仪表罩的左侧,推拉软轴的上端与万向节连接杆连接,推拉软轴的下端与拨头传动杆连接,换挡拨头与拨头传动杆通过弹性销连接,换挡拨头插入换挡拨叉的槽口内,换挡拨叉与换挡拨叉轴通过弹性销连接,换挡拨叉插入到换挡同步器齿座的拨槽内。拖拉机换向手柄布置在仪表台左侧,方向盘的下方,便于驾驶员的操纵。不足之处在于其传递效率较低,且存在空行程问题,难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式拖拉机机械换向手柄操纵机构,新设计的换向手柄总成,集成了二级杠杆且兼具备空挡限位功能,手柄总成可固定安装在拖拉机转向机立柱上、方向盘左下侧,通过推拉软轴与箱体上的换向机构外摇臂连接,产生联动,达到换向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轮式拖拉机机械换向手柄操纵机构,包括:第一换向操纵支架焊合件1、挡圈2、滚轮3、支座4、销轴5、第一螺栓6、法兰轴承7、换向杆8、手柄组件9、螺母10、弹簧11、销12、第二螺栓13、换向操纵支架焊合件14、第三螺栓15、垫圈16、关节轴承17、摇臂组件18、摇臂销轴19;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9固定安装在换向杆8一端,滚轮3套装在换向杆8另一端并由挡圈2限位;支座4套装在换向杆8上并由销轴5限位,弹簧11插入支座4的弹簧腔内顶住换向杆8下端由销12限位,法兰轴承7穿过第一换向操纵支架焊合件1和换向操纵支架焊合件14套装在支座4的上下孔内,并用第一螺栓6和螺母10固定。
所述第一换向操纵支架焊合件1和第二换向操纵支架焊合件14通过第二螺栓13固定在一起。
所述支座4的左下孔内插装有关节轴承17,关节轴承17与摇臂组件18上端销轴部分连接,摇臂组件18能够围绕摇臂销轴19轴线转动。
所述摇臂销轴19通过第三螺栓15和垫圈16固定在第一换向操纵支架焊合件1和第二换向操纵支架焊合件14下侧孔内。
由于采用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41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翼缘双盖板型装配式钢结构
- 下一篇:自动切割机